據該康復中心的康復老師黃艷植介紹,每年,廣西有140多名殘障兒童到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這些殘障兒童經過系統、專業的訓練,有十幾人可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
隨著國家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推進及“全納教育”的普遍開展,越來越多的殘障兒童能進入普通學校就讀,但他們跟其他正常小孩相比,仍存在差距,這可能會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也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此外,普通學校缺少特教老師和相關設施。
廣西殘疾人康復中心與世界宣明會合作,今年3月份啟動了殘障兒童機構-學校-家庭的康復模式。黃艷植說,這是一種新的模式,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
當天,記者在教室里看到了盧玲,她坐在教室的后排,使用一張特制的桌子,胸口前的一塊護板固定著她的身體。她一邊聽老師上課,一邊做筆記。康復中心的閉老師介紹說,她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端坐,幸好,學校允許盧玲的媽媽蘇女士陪著上課,只要發現不對勁,就可以調整坐姿。
閉老師說,盧玲智力跟同齡人差不多,在學校各方面表現不錯,班里有不少同學跟她成了好朋友。盧玲的性格也比以前樂觀多了。
黃艷植說,這一個月來,通過評估回訪,發現有部分孩子在集體中找到了快樂,但有的孩子情況不容樂觀。一些殘障孩子是踮足行走,在上廁所時因為沒有扶手,常常摔跤。經過考察后,世界宣明會表示將出資援助在學校的廁所建一個扶手,幫助這些殘障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