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阮演奏員張倩在排練。
鍵盤手王凱在彈唱。
從地鐵4號線西苑下車,再坐上一個小時公交車,下車之后沿馬路步行十幾分鐘,在北京西北部靠近六環的西山腳下,一排柳樹旁的墻上掛著紅色有力的大字“山水樂團歡迎你”,這就是北京山水樂團。
院里立著一塊白色瓷磚屏風墻,上面貼著兩個大的“福”字,左側一株梧桐花開得正好,風吹過,飄揚的柳絮和梧桐花香的味道散滿院。右側的垂柳正在吐露新綠,隨風飄動。這是北京山水樂團的生活訓練基地,他們是國內殘疾人界唯一的民族器樂和聲樂專業樂團。
他們有一個夢想,眾籌20萬元,去國家大劇院辦一場屬于他們的專場音樂會。
14位80后90后組成大家庭
劉繼東是山水樂團行政團長,在他剛出生9個月時,患上小兒麻痹癥,右腿走路時有輕微顛簸。演出的樂團由14位80后、90后組成,1981年出生的劉繼東,是樂團里年齡最大的一個。樂團里的小伙伴都是殘障人士,有的眼睛弱視或失明,有的肢體殘疾需要拄拐杖,好在大家基本生活可以自理。
劉繼東介紹說,現在的樂隊成員是當初自己在北京科技職業藝術學院當老師時帶的學生,人數最多時有40多個患不同殘疾的孩子。這些年從北京到西安,再到浙江回北京,去找過贊助,去景區演過節目,成員們有的回家結婚,有的做生意轉行,到現在還繼續堅持的,只剩下14個人。“我們像一家人一樣,大家關系都很好。”劉繼東笑著說。
取名來自古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山水樂團,是國內唯一專注民族器樂兼聲樂的殘疾人專職樂團,樂團成員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演奏音樂很專業。他們曾在人民大會堂演出并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也曾參加過2008年殘奧會演出,在第八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中獲得四座金獎、三座銀獎,北京市第二屆器樂大賽團體金獎,北京市社區殘疾人藝術匯演合唱金獎。同時,他們還走進大使館,參與外事活動演出,2014年參與中坦建交五十周年晚會,山水樂團作為中方唯一的演出團隊獻藝。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普通人獲得這些殊榮都需要勤學苦練,何況是身體有缺陷的殘疾人。山水樂園這個小院,是由原來的農家樂食堂改造而成,現在成了他們生活和排練的場所,在這相對逼仄的空間里,他們沒錢聘請優秀的老師來指導,練習使用的也并不是昂貴的樂器,但是每人每天練習時間都超過8小時。
山水樂團靠什么打動觀眾?劉繼東驕傲地說,有一次比賽時,評委老師用“干凈、純潔、動人”這六個字來評價他們,“我們樂團的純凈團結應該是一般人比不上的,大家相互之間關系很好,跟一家人一樣,抱團一起努力工作,這種勁頭非常足”。
你是我的眼 我是你的腿
樂隊里除了親如一家人的感情,還成就了三對姻緣,仲輝樂和陳孟靜是其中的代表。仲輝樂在樂隊里吹笛子,因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只能在三四米內看到目標物的大致輪廓,他每次看樂譜都把臉貼到紙上瞅,笑稱自己是在吃譜子。妻子陳孟靜是大提琴手,因為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走動。在樂團里相識相知之后,他們結合在一起,現在有了一個3歲半的健康的胖乎乎的兒子。
陳孟靜是典型的南方姑娘,穿著白襯衫白白凈凈很文雅,仲輝樂說兩個人都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人,對音樂有共同理想和追求,所以在一起很幸福。兩個人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的時候,陳孟靜負責當眼睛帶路,仲輝樂抱著孩子帶著陳孟靜走,“我們兩個這樣還結合得挺好”,陳孟靜有點害羞地說。
仲輝樂還是團里的業務隊長,負責給大家選曲、組織大家排練,制作演出節目,負責編曲子。因為是盲人,家人從方便就業角度考慮,讓他在大學學習針灸推拿,本來設定以后走推拿師的路,但因為對音樂的摯愛,在大學他一直堅持練習吹笛子。畢業之后,他更是徹底改行,進了樂團,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笛子。
音樂到底意味著什么?仲輝樂感覺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對于現在的他來說,音樂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不摸上幾個小時樂器就“渾身難受得慌”。談及以后,仲輝樂說希望能有更多時間把民樂雕刻“更精細”,向普通百姓普及推廣中國民樂。
盲人電腦高手是個話癆
1993年出生的楊外,是樂團里年齡最小的成員,同事們說他是團里大家公認最有天分的樂手,每次拿到新譜子練習時,他很容易抓住精髓,演奏總是很動人。練習二胡已經有十多年,楊外因先天失明看不到樂譜,只能靠別人一遍遍讀譜,憑借記憶反復排練,但是他不說自己的苦和累。
排練休息間隙,楊外拿出手機在玩游戲,團員告訴京華時報記者,楊外雖然是盲人,但卻是玩手機、電腦的高手。在加了音頻輔助軟件的手機上,他拿手指在屏幕上滑來滑去,語音軟件會讀出相應觸碰到的軟件名字。憑借這個軟件,楊外可以跟普通人一樣用手機上網,看朋友圈、發微信、刷微博、聊QQ,每天都更新數條朋友圈狀態的他,分享最多的內容是二胡演奏的技巧。
一個主機加上一個鍵盤,電腦是他除了二胡之外最鐘愛的東西,借助讀頻軟件,將本應在顯示器上展現的文字以模擬人聲的方式讀出來,讀頻軟件每秒讀出8-10字,這樣的速度正常人幾乎聽不清楚,楊外說因為用久了都很習慣,如果速度太慢浪費時間。
他的手指白凈修長,在鍵盤上敲擊時快速飛起來,憑借這個鍵盤,楊外聽解說球賽,剪輯音頻,甚至在網上找到兼職幫別人維護網店后臺。他說,有時候還去天涯上逛逛,遇到不認同的事還會跟人爭辯。他喜歡探究事情的原理,愛讀科幻、推理、知識普及的書籍。
楊外很健談,同事們都叫他話癆。他愛笑,愛聽古典音樂,最近喜歡聽李健的歌,“他是流行音樂中感覺很好的,音很準”,討厭聽DJ,認為是沒有意義的重復。喜歡獨立的他,正在安排“五一”出行,打算跟同事去寧夏。說到最大的希望,他說:“我雖然是盲人,但是正常人能做的事情我都可以,最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不希望被區別對待。”
反手拉二胡獲吉尼斯紀錄
樂團里的王釗,左手先天性萎縮,快三十歲的他,左手還是跟嬰兒一樣小,左手手臂短小,他只能反手拉二胡。右手持琴,左手拉弓,用右手摁弦,反向練習,成為世界上“反拉二胡第一人”,并在2007年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他說主要困難在于力度上,因為左手沒有力氣,練習拉弓時很費力。
靦腆的他,是大家公認的最熱心的小伙伴,樂隊里有盲人需要出門要他幫忙他一定會去,不管他忙不忙,從來不會拒絕,隨叫隨到。甚至是在外面認識的盲人朋友叫他幫忙,也不會推辭。
為什么選擇二胡?王釗說他從小就喜歡二胡,一直在琢磨想拉這個,小學四年級開始練琴,即使困難重重,從來沒有換過樂器。他最喜歡二胡的音色,覺得這是最貼近人的情緒表達的音色,展現能力比一般能力要強。
樂團里的成員們還在繼續深造,即使目前生活并不寬松,他們還是各自找了中國音樂學校、中央民族樂團的老師和學生,定期登門學習。
20萬眾籌盼圓音樂殿堂夢
國家大劇院是山水樂團向往已久的音樂殿堂,能去那里演出是全體成員的夢想。
新華社“中國網事感動人物”評選組委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善舉基金、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北京電影學院等,以及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趙保樂、呂薇、李琛、金波等藝術界知名人士,決定在淘寶眾籌平臺上聯合發起“樂來悅愛”山水樂團公益音樂會眾籌項目,希望幫助“山水樂團”圓一次音樂殿堂夢。
據主辦方介紹,本場公益音樂會擬籌集金額20萬元,目前眾籌已經開始,將在6月4日截止。所籌資金將全部用于山水樂團此次音樂會的場地、舞臺搭建、服裝、樂器、指揮、編排等成本支出。在淘寶眾籌平臺上,愛心讀者可以自由選擇1元至6000元等不同金額進行捐贈,捐贈會獲得不同支持檔位的回報。
劉繼東表示,希望通過這次眾籌讓更多人關注殘疾人,“我們也希望這次眾籌可以成功,給我們在一個更高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機會,讓我們把更好的藝術奉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