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2015善利公益殘疾人繪畫作品展”在成都舉行,此次會展是2015年國內規模最大的殘疾人畫展,旨在為殘障人士搭建一個展示風采的舞臺,向社會展示這一群體身上體現出的超于常人的樂觀、堅強、奮進的精神。
據了解,自從失去雙手后,王光君就靠題字維持生計,每月大約收入兩千元人民幣。在此次書畫展中,他有二十幅作品參展。
“最打動我的就是他樂觀的笑容和精神,遭受困難卻從容地面對生活,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時值世界微笑日,學生家長何祝瓊當場購買一副王光君的題字,希望可以掛在女兒的書房里激勵她學習。
“我們希望鼓勵正在經受磨難的殘障人群積極面對生活,更好的與社會進行交流,提升自身的社會存在感;激勵在各行各業拼搏的普通人,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貢獻力量。”據成都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廖國龍介紹,自2009年開始,全國知名畫家周春芽發起成立“五彩基金”,資助殘疾青少年學習書法或繪畫,其中包括許多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致殘的青少年。“基金主要資助他們進行書法或繪畫學習,以及補貼一些生活開銷。”
“截止到目前,保守估計已資助兩百名殘疾青少年。此次畫展,約100名參展作者都曾接受五彩基金資助,累計展出作品近1000件。”廖國龍表示。
“我們希望能盡量幫助他們,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別人的關心和愛護。”廖國龍腿腳不便,坐在輪椅上卻不忘檢查現場。當他發現一名腦癱患者獨自在舞臺下玩耍時,就立刻拉住她,并拿出紙巾幫她擦拭口水。
這名患者名叫謝昕欣,出生時因母親難產而換上腦癱,影響到智力、語言、視力、咀嚼以及其他一些精細動作。盡管如此,昕欣卻對繪畫有些濃厚的興趣,據其母親介紹,昕欣剛學會拿筆時,就開始在紙上進行“創作”。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昕欣在母親的幫助下,多次參加義賣,把所獲資金用來支援災區,還曾向湖南貧困山區學校捐獻課桌椅。
記者從昕欣的綜合美術老師處了解到,昕欣畫畫時非常認真,因為她控制嘴部肌肉的能力較弱,口水常常流出。為了不弄壞畫紙,昕欣畫畫時就用一只手托住嘴巴,另一只手進行創作。最后,昕欣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她的作品在2012年國際殘疾人藝術家競賽中拍賣成功,被美國愛好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