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孝金波 實習生陳夢珂)補助可能是陷阱?福利也有坑?近日,國內多名艾滋感染者疑遭電信詐騙,騙子自稱工作人員發放補助,以此來實施詐騙。利用各類政策補貼,騙術也在不斷翻新,如果你突然接到電話自稱是某部門工作人員,能夠說出你的個人資料,并提出通過ATM機領取補助,千萬不要上當!
1.多名艾滋感染者疑遭電話詐騙 騙子稱發放補貼
有媒體披露,近日,全國30個省區市的多名艾滋病感染者接到詐騙電話,詐騙者自稱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以給感染者發放補助為名,騙取手續費。據悉,騙子能說出受騙者的身份證號、電話、確診時間、隨訪醫院等個人信息,艾滋病感染者的個人信息疑被大面積泄露。
目前,相關部門已接到我國所有省份超過三百例艾滋病感染者被詐騙的情況反饋。
2.謹防“領取學生教育補貼”詐騙手段
高考結束后這段時間,是不法分子以辦理助學貸款或助學補貼為由進行電信詐騙的高危期。
2016年5月16日,武漢某重點中學高中部多位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近幾天陸續接到1708號段手機打來的電話,騙子大多冒充教育局、財政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謊稱要發放一筆“學生教育補貼”,而且可以直接報出孩子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一些真實的信息,誘惑學生家長將相關手續費匯入指定賬戶,實施詐騙。
經核實,“領取學生財政補貼”純屬詐騙信息,類似的詐騙手段還有“考上二本領取補貼”、“退還九年義務教育補貼”等,這些詐騙手段早在2014年就被媒體報道揭露過,但仍有不少學生家長上當受騙。
3.新生兒打疫苗有補貼?小心有詐
7月19日,南昌警方發布了一則《請新生兒父母注意 謹防電話財政補貼詐騙》的消息,消息中稱,有網友接到177開頭的電話,對方能準確說出寶寶及其家庭信息,并稱有新生兒疫苗補貼2680元,然后提供了當地財政局的電話,要求去銀行領取補貼。經查證,“疫苗補貼”純屬子虛烏有,早在2012年就有類似詐騙案例了。
按照我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定,一類疫苗由政府免費提供給公眾,二類疫苗則由公眾自愿自費接種,所以沒有疫苗補貼這一說法。
4.生二孩有補貼? 警方提醒:騙子的新花招
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詐騙分子卻以此為幌子動起了歪腦筋,圍繞“二孩”計生熱點,以“補貼”為誘餌,要求提供本人的銀行賬號,并通過電話操控受騙者在ATM提款機上操作輸入驗證碼的方法實施轉賬詐騙。
2016年1月7日,陜西網警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剛生完二胎的王女士接到冒充民政局的電話,以發放“二胎補貼”的理由,詐騙王女士2萬余元。民警提醒,補貼發放不會讓市民將自己銀行卡內的資金匯入所謂的“官方賬戶”內,凡是有此要求的全是電信詐騙。
此前,就有媒體曝光,犯罪分子冒充財政局工作人員發放“獨生子女補貼”,騙取受害者錢財的案例。
5.警惕!購房補貼詐騙又來襲
如果有人給你打來電話,說是國家出臺了購房補貼政策,要你通過銀行ATM機上自助操作領取補貼,你會相信嗎?面對如此老套的騙局,大多數市民都能辨別真偽,但還是有少數市民上當受騙。
日前,廣西來賓有5位市民先后在同一天內接到了170號段的詐騙電話,共計被騙走了13萬元。經調查,此類案件詐騙方法是一樣的,都是以購房退稅補貼為理由,使用的電話號碼是170、171。由于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渠道事先獲取受害人購房信息,對受害人基本資料、房產信息等了如指掌,詐騙手法極具迷惑性。
除了購房補貼騙局外,還有打著購車名義的相關補貼陷阱,還請大家保持警惕。
6.詐騙電話盯上殘疾人 以發補貼為幌子誆錢
在“新生兒補貼”、“生育補貼”、“購房補貼”等詐騙手段被曝光后,騙子又盯上了殘疾人士。 近日,有殘疾人士報案稱,接到自稱殘聯工作人員發放補貼的電話,被騙走了3萬余元。
據媒體報道,西安市張阿姨是一名殘疾人士,2016年7月7日,她接到了自稱是殘聯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要給她增發一年的補貼,對方為了讓張阿姨相信,直接說出了她家屬的名字、家庭具體地址以及她殘疾的等級和審核記錄。對方把她的個人信息說得完全一致,于是張阿姨就放松了警惕,按照對方的要求,拿著銀行卡到ATM機上進行相應操作,結果3600元的補助沒有到賬,卡里的3萬多元卻被轉到了他人的賬戶。張阿姨發現自己被騙后,立即向轄區的派出所報了案。目前,警方正在立案偵查中。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越來越多,詐騙手法也層出不窮。盤點上述電信詐騙案件,騙子往往利用一些人貪圖私利的心理,先冒充國家公務人員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再以發放各種“補貼”為名進行詐騙。在這類詐騙案件中,騙子基本都是通過虛擬電話或遠程操控等方式來實施犯罪,誘導受害者去銀行ATM機領取補助,再將賬戶內的錢轉走。
警方提醒大家,無論是領取教育補貼、生育補貼、購房補貼,還是殘疾人補貼等基本上都是詐騙,純屬無中生有。在接到涉及匯款等陌生電話時需謹慎,切莫輕信,在核實后再進行操作,下面是一些防騙小提示,謹防上當受騙。
1.政府各部門提供的補助均需要憑借市民個人身份證、戶口及相關憑證進行申領,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通報,行政單位工作人員一般不會私下聯系市民;
2.政府的補助金發放會通過街道社區干部上門核對,不會要求市民將錢轉至指定賬戶、安全賬戶等地,也不需要當事人持有存款的銀行卡至ATM機操作;
3.當對方要求使用英文界面操作接收“補助”時,應果斷拒絕,并停止操作;
4.補助在申領后有一定的工作周期,但一般不存在“領取截止日期”,“逾期失效”的情況;
5.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及時了解相關國家政策,不要單純相信電話里的介紹;
6.有疑問可以撥打相關單位客服電話核實,不要輕信他人電話誘導,泄露身份證信息及銀行賬戶,隨意到ATM機上操作轉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