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留守兒童是什么?在村頭鎮的留守兒童系統中是這樣定義的:農村留守兒童,包括父母雙方均離開所在縣城范圍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因死亡、失蹤、服刑、重殘、長期患重病等原因無監護能力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責任、本人留在戶籍地的16周歲及以下農村戶籍未成年人。經過調查,在村頭鎮,滿足以上條件的兒童共有448名。由此可以想象其數量的龐大。
其次,為什么村頭鎮會有如此多的留守兒童?農村的很多家庭以蓋大房子為自我目標。因此,很多父母為了在家鄉有一棟房子就借錢建造。外出打工更多是為了還清債務。以此為目的的家長在債務還清后就會回家。然而還有一部分父母是因為在家務農工資低,希望給孩子更多,便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老一輩照看。據志愿者了解到,村頭鎮的工廠不多,而且以來料加工這種費時費力工資低的工作為主。因此很多父母無法在本地找到相應的工作,只能去衢州城區、杭州等其他城市謀求工作。
通過家訪,我們也看到留守兒童家庭情況并不理想。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監督,自覺性不夠、思想極端、心理問題較多。很多留守兒童,在讀完初中后就結束學業開始工作,走上父母的老路,如此惡性循環,無法造就良好的社會環境。
如今城市化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都離開農村奔向城市。然而,初生的城市還沒有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基本政策。外來人口更多地成為了城市中的邊緣人物,扎根落戶成為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盡管如此,面對差距越來越大的城鄉,為了生計,不斷有人被迫走向城市又由于政策和能力有限只能留下孩子獨自打拼。
以開化縣村頭鎮為例,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部分孩子成了犧牲品。當然,政府和社會組織都為此做出了努力。隨著問題的出現,我相信未來道路也在不斷實施改進方法的過程中越來越寬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