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7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用生命呼吁:增強減災意識,減少人員傷亡”(Live to Tell: Raising Awareness, Reducing Mortality)。壹基金正在通過多種努力,與全國各地的合作伙伴攜手開展以兒童減災和公眾減災為核心的防災減災工作,推動公眾減災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我國是全球自然災害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理論和實踐均證實,防災減災投入能夠節約更多災后救災與重建的資金,有效的防災減災工作是降低災害風險、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前提。作為以災害救助為核心業務的公益組織,壹基金將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作為災害管理工作的重點,一方面著眼于兒童,通過開展“兒童平安計劃”推動兒童減災與安全教育,搭建民間公益組織、志愿者以及教育部門和學校等廣泛參與的兒童安全教育平臺,提升兒童和家庭應對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四川雅安、云南魯甸等災后地區開展“以減災為核心,創建韌性家園”為目標的重建工作,通過開展“減災示范校園”“減災示范社區”等項目,探索有效的校園和社區減災模式。
兒童平安訓練營——今天,壹基金兒童安全教育車來到深圳市觀瀾街道庫坑小學,為孩子們開展了兒童平安訓練營。全校3-6年級的同學和家長志愿者登上安全教育車,開展地震模擬體驗,學習自救包扎和心肺復蘇技巧,以及撥打緊急電話、制作應急包的技巧。孩子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制訂家庭防災計劃,學會辨別日常生活環境中的安全隱患。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負責人薛誠說:“我們希望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和情景模擬的方式,提升孩子和家長應對災害和意外傷害的能力,讓家長充分體驗和接受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促進家庭安全教育的改善。”
壹基金兒童平安訓練營利用集地震、火災、自救互救的模擬體驗功能于一體的安全教育車,通過開展情景化、參與式教學、提供實用安全知識和技能的親子安全培訓,推動社會公眾接觸和參與安全教育活動。至今,訓練營為深圳、杭州、成都、北川、雅安等地超過3000名兒童與父母提供了安全培訓,受到了普遍歡迎。2016年,兒童平安訓練營計劃走入深圳的60個社區,為更多社區居民帶去體驗式的安全教育活動。
兒童平安小課堂——在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導致的兒童傷亡非常嚴重。2016年,壹基金共在中西部13個省市的30個縣市開展了兒童平安小課堂活動,通過與當地教育部門、社會組織合作,為災害多發地區的學齡兒童開展互動性、參與性、趣味性強的減災教育和安全課程,幫助兒童在游戲和小組活動中認識危險和隱患,提高他們自救和求救技能。
國慶長假剛剛結束,壹基金兒童平安小課堂活動在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安康市嵐皋縣正式啟動。寶塔區教育體育局實施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包括為項目學校撥付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對參與項目的教師提供評職、評優傾斜,強化校園年終責任考核等校園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激勵措施,在全區推廣項目經驗。項目組為教師和志愿者提供了包含有教學用具、教學指導手冊、安全知識讀本的“安全教育盒子”,為他們開展培訓,幫助他們成為專業的兒童安全教育者。
實際上,2016年也是“兒童平安小課堂”開展的第四年。四年來,累計有106家社會組織、185個大學生團隊和300余名企業志愿者參與項目活動,超過90000名兒童直接受益。
安全的校園——2016年9月,壹基金兒童平安計劃的另一個子項目——減災示范校園項目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蘆山縣、寶興縣、石棉縣等4個區縣開展的安全教育課展評活動順利完成。9名教授兒童安全課程的教師從20名參評教師中脫穎而出,將參加10月份舉行的市級展評。這些教師接受過數次減災教育能力培訓并通過課堂實踐不斷積累兒童安全課的經驗,已經成為校園安全教育的專業力量,正推動減災示范校園項目模式在學校的持續運行。
減災示范校園項目是壹基金蘆山地震重建項目中的重要內容。截止目前,項目已經覆蓋雅安地區的100所小學校,從教師能力建設、兒童安全教育、校園風險管理和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四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兒童自我保護能力和學校應對災害的綜合能力。
在硬件方面,校園不應是鋼筋水泥簡單堆砌出來的呆板火柴盒,而應該成為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場所和社區的活動中心,在災難發生時,它應作為最堅固的民用設施,為受災群眾提供庇護所、成為避難場所——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學校都應是一個穩固的社區結構中最內核部分。基于此理念,在四川雅安和云南魯甸災后重建地區,壹基金邀請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知名設計師團隊進行規劃設計,在災區援建10所抗震減災學校、14所鄉村幼兒園和20個避災運動場,其中8所學校、3個幼兒園和20個避災運動場目前已投入使用,其余項目也正在陸續完工驗收。
安全的社區——社區是每個人生活、成長的家園。在四川雅安和云南魯甸的災后重建中,壹基金立足于幫助農村社區提升自身應對未來災害的能力,聚焦抗震農房、公共減災機制構建和農村抗震建筑人才培養,先后開展了農村工匠培訓、鋼結構抗震農房和社區減災中心項目。此外,壹基金還在兩地啟動了安全農家項目,針對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社區減災能力不足、應急響應機制不健全、村民減災意識和能力薄弱等問題,通過資助社會組織駐村服務的方式,協助村莊組建社區志愿者救援隊、配套應急裝備、制定社區應急預案、開展減防災演練等活動,增強社區減災能力,以更好的應對未來潛在的自然災害。
目前,壹基金安全農家項目已經在雅安市4個區縣的12個社區展開,共組建12支社區志愿者救援隊,并為社區志愿者救援隊開展培訓、協助社區制定應急預案。魯甸震后地區計劃在2016年10月開始啟動實施安全農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