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群體,他們背井離鄉拼搏,他們不得已把孩子留在家鄉。但打工的日子里,他們無時不刻不在牽掛著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安全。在眾多安全教育中,防性侵安全教育他們幾乎開不了口。而他們的焦慮和不安,有沒有人能幫助化解?
作為世界500強的建筑央企,中建三局現有農民工近30萬人,廣泛分布在全國60多城市和10個海外國家共1400多個項目中。無數的城市建設者把他鄉當故鄉,年復一年,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妝扮著城市家園。建筑工友遠在家鄉的孩子是中國千千萬萬留守兒童當中的一名。
關愛建筑工友,關注留守兒童,不僅是一腔熱情,更需要專業知識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全社會關注和認識。9月25日,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攜手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舉辦的“青春同行·筑夢未來”女童保護公益項目新聞發布會暨中建三局“筑夢”志愿服務隊啟動會,在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隆重舉行。
武漢市武昌區婦女聯合會主席劉丹,共青團武漢市委企業工作部部長隋鵬,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副局長顧紹山,中建三局團委書記朱鋒,總承包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徐平,湖北省特級教師、武漢市光谷第四小學校長饒家偉,蘄春縣彭思鎮茅山中心小學校長張燕,裝飾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謝華,以及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裝飾事業部相關人員,建筑工友代表,茅山小學留守兒童共計120余人參加活動。
“女童保護”發起人、鳳凰網公益頻道主編孫雪梅,“女童保護”志愿者講師、《海燕》文學月刊社策劃部主任董曉奎,代表女童保護基金出席了活動。
“女童保護”課程來到建筑工人中間
這次活動是“女童保護”在全國范圍內首次較大規模地面向建筑工友普及留守兒童防性侵教育知識。在活動過程中,鳳凰網公益主編、“女童保護”發起人孫雪梅介紹了“女童保護”近四年的發展,講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兒童版和家長版課程教案,介紹了“兒童防性侵的常見誤區、如何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等內容,并和志愿者進行互動。現場還播放了由“女童保護”聯合出品的性侵兒童題材微電影《如果樹知道》,有工友看著不斷抹眼淚。
“孩子的安全,關系著工友們的家庭幸福,希望這項活動,能夠喚起工友們對兒童防性侵教育的重視,在日常電話溝通和過年過節與孩子團聚時,能教孩子防范知識。委托家人照看時,也要讓家人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孫雪梅說,中建三局志愿者能夠身體力行開展長期性的關愛農民工的活動,為工友設身處地考慮,從現實的角度去關愛城市建設者們,“我為這樣的企業和企業的員工點贊”。
據了解,今后,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青年志愿者還將通過企業、學校、公益組織多方聯動的方式,在在建的工地和對口幫扶的學校實行兒童保護公益知識傳播的全面覆蓋,為工友送去一份關愛,為廣大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注入一份企業力量,共同編織一道“安全防護網”。
成立湖北省首個企業主導“女童保護”志愿者團隊
在“女童保護”公益項目新聞發布會上,一首《中國志愿者之歌》唱出了青年志愿者的心聲。活動過程中,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正式成立第七支志愿者服務隊——中建三局筑夢志愿服務隊。該志愿服務隊是“女童保護”公益項目在湖北省內首個由企業主導的執行團隊。
在此之前,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多個志愿服務隊開展了長期持續性的關愛工友活動。在基層項目開展模擬法庭進工地、農民工集中入會、“農民工上講臺”、農民工“圓大學夢”、農民工子女夏令營、開設暑期工地幼兒園,設立農民工業余學校,開展農民工演講比賽等特色活動,為廣大工友提供關心健康如醫、細心服務如家的服務和關愛。
為建立兒童保護長效機制,中建三局筑夢志愿者服務隊與武漢市光谷第四小學、蘄春縣彭思鎮茅山小學簽訂了定期授課協議。志愿服務隊將一如既往秉持志愿者精神,進學校、進工地,為廣大工友及工友的子女送去更加專業的自我保護知識,為城市和農村留守兒童建立保護長效機制。
工友與孩子同上一堂“安全教育”公開課
“謝謝志愿者老師告訴我保護自己的小常識,我今后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我就知道怎么保護自己了”。來自蘄春縣彭思鎮茅山小學的曾雨涵小朋友說。曾雨涵的父母長期在武漢務工。課堂上,雨涵參與游戲、情景模擬,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掌握了自我保護常識。
隨后,現場為30名建筑工友播放了電影《如果樹知道》,孫雪梅為工友們上了一堂“女童保護”家長版課程。工友們不善于表達,“你們能不能去我家鄉為孩子上課?”聽完家長課程的塔吊工婁明瀟,打消了之前“談性色變”的顧慮問道。孫雪梅現場表示,除了中建三局組建的“女童保護”志愿者團隊外,工友們所在的家鄉,也有“女童保護”志愿者講師,可以到各地上課。
建筑工人有安全“三件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孫雪梅說,中建三局筑夢志愿者團隊為工友的子女打造安全“防護網”,通過宣傳,建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家長監護和防范意識,做好防性侵教育,是關愛留守兒童的實實在在的舉動,也是在努力為城市建設者解決后顧之憂。(文/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