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過了采茶的季節,但一群來自北京、深圳和廣州的訪客,近日來到廣東省紫金縣龍窩鎮洋頭村的一處山地茶園,親自體驗了一把采茶的樂趣。來自中國平安的消息稱,該集團員工正在推動洋頭村的茶葉到有關電商平臺上銷售。
在項目準備時期,提供民生項目改善的幫助;在產業發展階段,提供金融的扶持和保險的保障;在項目進展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持,提高生產效率;到了產品產出階段,以電商平臺支持銷售。這就是中國平安的“三村智慧扶貧工程”(以下簡稱“三村工程”)的模式。
數據顯示,“三村工程”已在全國13個省或自治區逐步落地,發放扶貧資金逾100億元,主承銷全國單筆金額最大企業扶貧債;援建掛牌或升級村衛生所近400個,培訓村醫超5000人,對三萬人進行了身體檢查。
“金融白領”駐村
“三村工程”是2018年中國平安推出的扶貧項目,主要面向“村官、村醫、村教”,通過整合平安的金融、科技資源,變“輸血”為“造血”。為了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平安集團推出了扶貧保、水電扶貧、核心農業企業貸款、扶貧債等多種特色產業扶貧模式。
而執行的關鍵在駐村干部。2016年5月,平安銀行龍崗支行行長助理鐘軍主動請纓成為長駐洋頭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后,鐘軍每天在村里調研走訪,為貧困戶建檔立卡,爭取政策傾斜,也和村組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等多次討論,解決短期面臨的問題和長期發展問題。
2017年上半年,貧困戶朱漢華家的雞遇到了雞瘟,600多只雞在短短幾天之內死掉了一半。鐘軍知情后馬上帶著他找到了縣里的養雞專業戶,幫他查找病因,提高技能。現在,朱漢華家的雞成活率已經超過了90%,成為當地的養雞“專家”。
洋頭村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干旱和洪水容易影響村民積極性,在平安銀行的金融支持下,該村維修和新建水坡5處、排灌渠道300米、清理河道1500米,保障了村民農業用水難題。2018年廣東遭遇特大干旱,洋頭村安然度過。
在平安銀行和地方政府支持下,2017年洋頭村投資120萬元,種植了80畝4000棵紅肉蜜柚;“荊竹排”茶園項目也投資80萬元,按照生態茶園、飲用水項目和村民登山綠道為一體的具有經濟性、觀賞性綜合項目方向打造,該項目現在已經產生收益,每年還本付息達到11.7萬元。
“前端,我們以保險撬動扶貧貸款,為當地貧困戶免費提供優種、合作種植、保護性回購等一條龍服務;中端,我們以科技賦能,為種植提供遙感、智能識別等技術支持,提高生產效率,確保扶貧工作精準到戶;后端,我們以電銷平臺支持銷售,形成產銷閉環,打造可持續扶貧模式。”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這樣總結“三村工程”可謂一語中的,目前洋頭村的產品剛剛起步,但要做到讓洋頭村產品上線銷售,還有很多路要走。
從廣西到全國
“三村工程”啟動從廣西開始,形成經驗后,再繼續推廣到江西、四川、重慶、貴州、內蒙等省區。
從“造血”功能來說,“村官”項目是“三村工程”的核心,數據顯示,中國平安2018年在全國投入的扶貧資金逾百億元,為廣西提供的24.69億元的扶貧資金,其中20億元用于地方債,4.69億元用于扶貧貸款,支持龍頭企業。
2018年7月18日,平安中標廣西20億元地方政府債,該筆資金主要用于支持廣西部分地市扶貧搬遷、飲用水安全和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等88個扶貧項目,直接惠及12個地市的49個貧困縣。
2018年5月16日、21日,平安銀行向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放兩筆5000萬元產業扶貧貸款,并協調制糖企業對蔗農的甘蔗實行訂單式、保底價收購,為貧困戶免費提供甘蔗良種、蓋膜、優質有機肥料,直接助力貧困戶改善當地2000畝以上貧瘠土壤,直接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01人。
通過導入外部先進農業企業的方式,為地方產業引入新鮮血液。2018年4月21日,平安發放全國首筆扶貧貸款3000萬元,受款企業為來賓聯合正大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聯合開辦大型養豬場,通過雇傭貧困農民到養殖場務工、與合作社開展養殖合作增加收入。
2018年11月15日,平安銀行向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發放首筆2000萬元“養殖貸”產業扶貧資金,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傳統養殖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水電貸是平安“村官”項目的一個重要內容,2018年6月,向廣西正潤發展集團發放3筆共計1.39億元貸款,用于支持賀州昭平縣水電站營運,定向幫扶水電站當地貧困戶55戶193人;12月13日,向廣西農村投資集團發放2億元貸款,支持企業改善24個貧困縣的供電能力及服務,惠及供電區域內的146萬貧困人口。
2018年9月26日,平安銀行“村官工程”向云南恒安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發放1.3億元“水電貸”產業扶貧資金,用于支持國家重點扶貧的昭通、西雙版納地區水電站建設運營。該項目以農村水電站為核心,統籌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村民等各方利益,探索出“市場化運作、貧困戶持續受益”的水電扶貧新路徑。
該項目還在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新寨村堡山易地扶貧安置點發展羊肚菌種植,種植規模20畝,按年產200公斤/畝、60元/公斤的市價計算,年收入達到24萬元,有效帶動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電商平臺助銷
許多機構預測,農業是未來非常有前景的行業,但農業的難點在于銷售。過去十多年里,許多農業創業者因為缺乏銷路,最終很難成功。在平安“村官”項目中,在建設民生工程、組織生產、發放貸款等項目外,一項重要的工程就是幫助建立銷售渠道。
其很快搭建了電商平臺,通過“一村一品”的方式,搭建起由產地直達餐桌的鏈接,讓貧困地區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在貴州雷山縣,在培訓班結束后,村官項目組就前往對接茶葉和手工藝品方面的致富帶頭人,利用平安的金融流量,為貧困地區產品引流,提高銷量。
江西贛南和重慶奉節均盛產臍橙,這些地方均有平安的扶貧點,于是,平安銀行與知名生鮮電商平臺“本來生活”合力打造了“平安橙”優質農產品扶貧品牌,打造網上扶貧商城,實現線上消費扶貧。2018年12月2日,在平安銀行“零售百店秀”北京主會場,“平安橙”首秀試銷,現場銷售出9500斤。據統計,僅用28天就實現銷售收入100多萬元。
但平安扶貧項目所在的大部分地區,其農產品尚未建立自有品牌,甚至都還未建立完善的種植指引、質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流程,平安幫助這些地區打造獨立的農產品品牌,搭建起由產地直達餐桌的渠道,建立“金融+產業+銷售”的扶貧閉環。同時,對農產品從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進行扶貧屬性認證,確保貧困戶在產業鏈中長期受益。
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表示,2018年平安集團納稅超過1000億元,平安集團通過多種方式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千億以上的資金支持,幫助優質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以實際行動服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2019年是平安戰略轉型之年,也是三村工程建設攻堅之年,平安將繼續將這一服務社會、回報國家的民生工程做深做實做透,“用我們的經濟能力、科技實力和智慧心力,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