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鎮江市七里甸街道新城社區聯合江蘇大學志愿者為老年人開設智慧課堂,助老人樂享智慧生活。
圖為江蘇大學志愿者在指導老年人學習網上購物。石玉成 攝
2月23日上午10點,是北京市經開區老年大學開放報名通道的日子。一大早,劉奶奶就督促全家起床了。一家老小捧著手機,卡著點,就是為了給劉奶奶搶一門名叫“中醫養生”的熱門課程。盡管如此,劉奶奶依然沒有搶到自己心儀的課。除了動員全家搶課,更有個別辦學點出現老年人凌晨三四點鐘排隊報名的現象,老年大學學位緊缺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心病。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老年教育。在人口老齡化形勢愈加嚴峻、老年人學習需求日益高漲的背景下,如何將“加快發展老年教育”落到實處?
供需失衡,老年人遭遇“上學難”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副會長、福建老年大學校長楊根生分析,老年人“上學難”主要是因為供需失衡。“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供給不足,存在結構性短缺。”楊根生說。
在需求側,老年人學習需求高漲。“待在家里很悶,除了買菜做飯接孩子,一天到晚都沒事干。去老年大學能學點東西,還能和大家說說笑笑,充實又有趣。”張慶花阿姨期待上課。
老年大學還是老年人重獲社會認可、增強自我認同的渠道。陳禮榮大爺告訴記者,社會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老年人沒有用。在陳禮榮大爺看來,上老年大學能讓自己跟上社會的步伐,在社會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供給側,記者調查發現,公立老年大學教學質量高、收費低。以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為例,每期課程共12節課,總價在600元到1000元不等。同時,據課程介紹顯示,任課教師多為高等院校科班出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
而私人企業辦學,考慮到人力成本、場地設備成本,同時要兼顧收益,價格則可能相對更高。在師資力量方面,當記者采訪某私立老年大學,要求詳細介紹教師情況時,則被告知“我們的老師太多了,不可能把每個老師的資質詳細介紹一遍”。
有業內人士表示,公立老年大學或公益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一般是老年人的首選,但此類學校數量相對較少,于是,每到報名季就容易出現老年人入學名額緊缺的問題。
明確方向,老年教育正當其時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部署老齡工作任務。與2019年印發的《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相比,《意見》的一大重點,是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老年人學習從文化娛樂屬性轉向教育屬性。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占比13.5%。國際公認的標準是65歲以上人口占比7%—14%為輕度老齡化,14%—20%為中度老齡化。這意味著,中國已經站在了中度老齡化的邊緣。
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在解讀《意見》時指出,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今后較長一個時期的基本國情。
“老齡化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社會安定、福利條件改善以及百姓健康長壽的情況。”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指出。
強調老年教育的教育屬性,正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有力舉措,意在讓老年人不僅老有所樂,更要老有所為,鼓勵老年人的社會參與,讓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以“夕陽紅”助力“中國紅”。吳遵民表示,開展老年教育不僅有益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還可以帶來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本的潛在收益。
發展老年教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一項重大國家戰略。2月21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創新發展老年教育,為老年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
智慧助老,讓老年人“老有所學”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還提到,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教育培訓,開展“智慧助老”優質工作案例、教育培訓項目及課程資源推介行動。
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智慧助老”,越來越成為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廣州市老年干部大學副校長王友農說:“信息化時代為老年教育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那么,如何“智慧助老”?
首先要擴大資源供給,才能為“智慧助老”提供不竭動力。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劉臣指出,國家開放大學作為終身教育的主要平臺,建設并認證了以適用、夠用、能用、好用為標準的“智慧助老”課程資源,推介和征集了“互聯網+生活”“智能手機應用”“智慧生活”等體現適老化和場景化的“智慧助老”典型工作案例、教育培訓項目,并為老年大學、各類老年教育及養老服務機構等提供個性化推送服務。
發展在線教育也是“智慧助老”的著眼點。福建老年大學教育課程已實現電信、廣電和移動三大新媒體電視運營商全覆蓋。只要打開電視、手機APP或福建老年大學微信公眾號,老年學員就可以直接免費收看民族舞、國畫、書法、聲樂等最符合大眾化需求的課程。
當然,“智慧助老”并不意味著教學完全轉入線上,而是形成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良性互補。對此,楊根生建議,要根據課程特點,合理劃分線上、線下教學重點,科學互補,更好地發揮融合作用。
“智慧助老”正在為老年人的學習生活賦能。疫情期間,趙海陽大爺就通過網課學完了整套二十四式太極拳,他說:“跟著網課上的老師學也挺好,學習不受時間場地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學,也沒有‘逃課’的心理負擔,而且跟不上的地方還能反復聽,非常方便。”
作者:本報見習記者 張赟芳
《中國教育報》2022年02月28日第2版 版名:新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