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屆圓滿的冬殘奧會,讓世界看到了北京殘疾人事業和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迅猛發展。以冬殘奧會為新的起點,今后如何更加深入地推動助殘服務保障的進步?近一周來,記者采訪了大量殘障人士,大家所想各有側重,但方向出奇的一致——希望殘疾人輔具更加凸顯個性化,甚至實現助殘服務保障的“私人訂制”。
這一愿望變成現實依托什么?記者調查發現,相關扶持政策需要進一步轉換思路,同時利用好“互聯網+”,將看似小眾需求集合成普遍需求,從而降低研發生產成本,形成在需求與技術之間,市場不缺位的良性循環。
鄭師傅正在輔具中心維修輪椅,個性化殘疾人輔具的維修是最受大家歡迎的
依靠牙刷固定器,劉京生可以自己刷牙了
探訪
一顆螺絲釘令人五味雜陳
劉京生是原北京肢殘人協會主席,在助殘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35個年頭。26歲那年,因為一場可怕的事故,劉京生失去了雙臂,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要靠妻子毛大華女士幫助。聽聞劉京生家里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不少,記者立刻趕去探訪。
劉京生家的客廳,和想象中的差異很大,明面兒上看不到任何一件與殘疾人相關的物品,一條長案上堆著紙筆墨硯,墻上掛滿了劉京生的書法作品。若說唯一的“特別”,便是電腦桌前,鼠標和鍵盤是放在地上的。用嘴咬著毛筆練習書法,用腳操作電腦,這便是劉京生的生活日常。與其把這些內容當作自強不息的案例來報道,劉京生更希望媒體關注自強自立與外部環境改造之間的平衡關系。
“我沒有雙臂,洗澡是個問題,我就設計了這個東西。”說起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劉京生帶記者來到了衛生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塊用鐵合頁固定在墻面上的搓衣板。它像一塊路牌那樣立著,角度可調節,搭上毛巾便能搓澡。劉京生演示其用法時,記者突然發現,在搓衣板的上沿嵌著一顆圓帽的螺絲釘,這里面會有什么特殊的“機關”嗎?
見記者百思不得其解,劉京生咬住毛巾蓋在了螺絲帽上,平整的毛巾上立刻出現了一個小的凸起。劉京生說,這樣他就能用毛巾擦干耳廓里的水了。一顆螺絲釘令人五味雜陳,既感嘆于殘疾人的自強與智慧,同時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也凸顯了問題的關鍵——個性化殘疾人輔具所該具備的功能是要多么細致入微!
“長期以來,鼓勵殘疾人自強自立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但過去通過改善環境條件來創造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容易被忽視。”劉京生說,從上世紀末至今,這樣的問題在逐漸改善,尤其是近幾年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速度很快,在公共環境中各類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就是很好的例證。而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則更關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關乎殘疾人的養老問題。
“私人訂制”為何難走進生活
在劉京生家有一件特殊的個性化殘疾人輔具,所謂特殊是因為它來自于廠家的批量生產,這是一個牙刷的固定器,依靠它劉京生便能自己刷牙了。瀏覽《北京市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目錄》,當中很難找到類似的產品。
牙刷固定器其實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只是一根垂直固定在墻面上的鐵管,將牙刷柄卡在鐵管里,上肢殘疾人便可以通過轉動頭部來刷牙。在這根鐵管上,套著一個三角形的塑料塊,其功能類似于方向盤,劉京生用下巴轉動這個塑料塊,鐵管跟著轉動,牙刷也就調了角度。這個塑料塊本是白色的,現在邊緣的顏色已經磨得像琥珀一樣了。
“十幾年了,現在可沒有了。”劉京生說,現在還經常有殘疾人朋友來電話打聽這個牙刷固定器,遺憾的是已經沒法再做了。多年前,中國福利彩票通過公益金的形式,才把設計圖紙轉到工廠,訂制了大約百件,讓一部分殘疾人受了益。現在這種小眾化的研發訂制成本和當年比更高了,很難有工廠能再承接。
受眾太小,是殘疾人個性化輔具難推廣的根本障礙,這一范疇的研發和生產很難遵循市場規律。劉京生說,在北京肢殘人士是個小眾群體,而上肢殘疾人在這個小眾群體中又只占大約20%。
調查
“摸得著”的“金點子”并不多
李楠是現任肢殘人協會主席,2003年一場交通事故改變了李楠的生活軌跡,終生要與輪椅相伴的她在“雙奧之城”找回了夢想。她不僅是“雙奧”志愿者,更是北京冬殘奧會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從0到1,城市的無障礙建設是讓李楠能走出家門的根本,致力于深耕助殘志愿服務,一直是她心里的頭等大事。
幾個月前李楠參加了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座談會,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李楠一口氣提了6條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建議增加“鞏固無障礙專項行動的成果,持續推進《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條例》的實施。”
談到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李楠說,劉京生曾給廣大殘疾人留下了一件“寶貝”,劉京生是“金點子”活動的發起人,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每年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都會根據殘疾人個性化的需求進行輔具的研發,然后報送草案,形成一個個可以改變殘疾人生活的“金點子”。在整個環節中,北京肢殘人協會擔任著活動的宣傳、倡導以及參與評審工作。每年都會產生二三十個“金點子”,比如電子門鎖、升降椅等。但正如劉京生提到的那樣,需求和技術可以對接,但生產環節脫節,所以從“金點子”轉化成產品惠及殘疾人的案例不算多。
關注殘疾人需求要精準發力
北京盲人協會副主席曹軍坐在辦公室里,正在電腦上用微信與他人交流,因為視力障礙,電腦的顯示器開不開對他來說沒什么區別,他主要依賴著音箱里傳出的語音提示進行操作。比起肢體殘疾人士,視障人士需要更精準的個性化服務。
說起盲人出行,很多人會聯想到導盲犬。近兩年來,有關盲人攜導盲犬進出公共場合受阻的報道層出不窮。
“個性化本身就意味著小眾,所以發力更要準。”在曹軍看來,導盲犬之所以被大眾熟知,恰恰是因為媒體的引導。實際上在中國的盲人群體當中,導盲犬問題并不是最主要矛盾。導盲犬的使用率是很低的,根據北京盲人協會統計,中國盲人的總數大約有1700萬人,而服務于這個群體的導盲犬數量不超過300只。
盲人生活當中更迫切的問題有哪些?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能否扭轉局面?曹軍告訴記者,目前殘疾人有三類難題是需要精準破解的:電梯的樓層語音播報期待納入新建小區電梯的標配;公交車語音報站取消后,截至目前對盲人容易坐錯車的問題還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盲人就醫也是大家普遍關注的難題,找不到排隊的地方、自助掛號取號的設備盲人無法使用。
“在北京冬殘奧會后,我看到了新的氣象,很受鼓舞。”曹軍說,去年本報報道盲人出行難題后,很多的科研單位、企業一起與協會座談,他發現各方從技術上都能解決盲人的各類難題,盲人出行導航系統甚至可以精確到厘米級。但這些成熟的技術也是因為受眾人群少企業沒有積極性的問題而走不下去。而后在北京冬殘奧會期間,包括交管部門、銀行企業等主動聯系他,共同研究無障礙設施建設、個性化改進問題,這讓他感受到了政府進一步改善殘疾人生活的決心。
“個性化輔具如果能夠精準發力,當然是可以帶來很大改變的。”曹軍說,公交車報站問題老生常談,一些公交站臺離小區很近,車輛進站的報站語音會有擾民的問題,但如果公交車“不說話”,盲人就可能會上錯車。是不是可以研發一款APP,盲人乘車時可通過APP向距離最近的應乘公交車發送提示,司機接到提示信息后,到站時便知道站臺上的盲人是要上哪輛車,從而可以主動提供幫助。
支招
雙管齊下助推殘疾人事業發展
3月14日,記者來到東城區殘聯輔具中心,在展廳里陳列的個性化殘疾人輔具不下500種。在服務臺,工作人員幫記者查詢了《北京市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目錄》,其中涵蓋的相關輔具不下千種。這和此前的采訪形成了鮮明反差,有這么多的殘疾人個性化輔具,為何大家還紛紛反映“難走入生活”呢?
“答案就在你說的問題當中——個性化啊!”中國肢殘人協會副主席汪凱燕說。他告訴記者,所謂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拎出單個的器具,針對性都是極強極小眾的。在輔具中心里,能讓殘疾人自主就餐的勺子就多達二三十種,“但這么多種勺子仍稱不上包羅萬象,根據不同需求,勺子的類型還會不斷擴充。”
汪凱燕說,各級殘聯一直以來都很關注個性化殘疾人輔具的發展,思路也一直在變。從過去普惠概念的“大買大送”,到現在開始關注不同殘障情況的不同特殊需求,每隔一段時間,北京市殘聯都會根據殘疾人的最新需求進行招標,各相關生產廠家根據招標要求提供合適的產品,從而使產品進入《北京市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目錄》,有針對性地服務殘疾人的生活,相關的個性化殘疾人輔具在不斷地擴充當中。
面對殘疾人越發強烈的個性化需求,政策是否還有繼續完善的可能?北京鶴逸慈老年生活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強認為,相關扶持政策下一步可以從生產端向研發端側重。趙強說,殘疾人的個性化需求在不斷更新,從生產端來看,大多是從現有產品當中進行選擇,與市殘聯發布的要求“對號入座”。一些現有產品無法滿足的情況則需要再研發,但是往往研發單位沒有生產的資質,被扶持的力度相對小,這也是技術有時和需求不對位的因素之一。
在與相關各方的諸多探討當中,記者注意到了很多數據。仍以視障群體為例,北京目前持證的盲人大約有6萬人,但中國的盲人數量達到1700萬人。通過“互聯網+”,使小眾的個性化需求集中,成為普惠需求是否存在可能性?
對于這樣的思路,各方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們表示,目前關注殘疾人問題的確存在地域化、碎片化的現象,統籌全國殘疾人的需求,會為個性化殘疾人輔具的推進帶來新的助力。劉京生提到,咨詢牙刷固定器的人很多,很多殘疾人并不在北京生活,一款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只面對一座城市的確小眾,如果集合全國的需求當然有可能成為一種普惠需求。在北京冬殘奧會上,中國研發生產的很多輔具也同樣受到外國殘疾人運動員的青睞。放眼全國甚至走向世界,“互聯網+”會給解決小眾化問題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側記
找對路徑和辦法愿景就能變現實
1995年,劉京生因公出差,在首都國際機場因為如廁問題犯難。毛大華女士回憶,當時她向市領導反映了這一問題,“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我得到的答復是,北京未來不僅機場要有適合殘疾人使用的公廁,街頭巷尾都要有。”
如今第三衛生間已經遍布大街小巷,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就是這樣迅猛,各方的決心就是這樣堅定。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找到了路徑和辦法,殘疾人憧憬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變成現實。
劉京生望著衛生間墻面上的搓衣板說,我希望個性化的殘疾人輔具將來能走進千家萬戶,或許以后,這個搓澡的裝置會變成自動打開的,一面能掛毛巾,另一面有人體功能學的按摩觸點……一邊說著,他的臉上洋溢起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