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4月23日電 (記者 劉相琳)“退休工資多少?”“用不用帶孫?”“有沒有老年病?”……23日,在重慶洪崖洞“相親角”內,不少頭發花白的老人聚集于此,除了給兒女張羅對象外,他們也希望在此找到共度余生的另一半。
洪崖洞是重慶知名景區,還是當地人熟知的熱門“相親角”。每逢周末,這里自發聚集相親的人,多時有三四百人,少時也有一兩百人。
63歲的李榮貴已不是第一次來“相親角”。雖沒給兒子找到心儀的對象,但他發現有不少年齡與他相仿的人也有相親需求,這讓他去洪崖洞的目的從給兒子相親,變成了給自己相親。
“人都要走這一步,沒什么不好意思的,誰也不想孤獨終老。”李榮貴說,兒子不反對,親戚朋友也不會“說閑話”,沒必要藏著。日常空虛和生病時的孤獨,子女不能排遣,還得找個老伴兒。
中國目前處于輕度老齡化階段。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總人口的18.7%。這些“銀發族”中,有再婚需求、尋求生活伴侶的人不斷增多。
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副教授陳緯認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的問題,社會更關心老人們的物質生活,情感上的孤獨常被忽略。很多老年人排斥機構養老,依賴居家養老,使得老年人婚戀需求加大。“不用兒女養活我們”的老年人在人生的黃昏,為排遣孤獨而尋求伴侶順理成章。
如今很多子女也意識到,親情很難替代伴侶感情。“結不結婚不重要,有個知心人陪著自己就挺好。”58歲的李秀芹退休后從山東老家到重慶和女兒一起生活。由于之前的社交圈都在山東,女兒怕她在重慶孤單,便鼓勵她找個老伴兒。每個周末她也會去洪崖洞“相親角”看一看。
“‘相親角’缺乏專業的匹配與指導,靠眼緣的成功率很低。”重慶某婚介所從事“紅娘”工作十余年的譚霞說,近幾年上門咨詢的中老年人逐漸增多,兒女支持是他們愿意再婚的重要因素。
譚霞在工作中也發現,渴望再婚加之缺乏分辨力,被騙錢財或被套路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數。她建議,政府部門可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婚姻指導、婚戀法律咨詢等服務,清除老年人“黃昏戀”后顧之憂。
與擁有豐富社交資源的年輕人相比,“銀發族”尋找伴侶的渠道過去相對狹窄。但近幾年,專為中老年人開辟的相親渠道正逐漸增加。與重慶洪崖洞相似的場景,在北京菖蒲河公園、上海人民公園也在上演;多個省級電視臺推出了中老年人相親節目;部分直播平臺甚至還有專門的中老年人相親直播間;連數量越來越少的傳統婚姻介紹所也因老年顧客的光顧,變得不再冷清。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支愧云說,老年人追逐愛情的背后,是對孤獨與死亡的恐懼,老年人相親的核心是陪伴與慰藉。走出相親這一步的老年人只是中國老齡化社會中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猶豫和徘徊、孤獨卻渴望幸福的單身老人,隨著社會不斷包容,也將走出這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