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慶師范大學舉行了2022屆學生的畢業(yè)典禮。作為畢業(yè)生代表,聲樂碩士張晨在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說:“雖然我看不見這個世界,但音樂是我心中的光。”據(jù)安慶師范大學介紹,張晨是全國首位盲人聲樂碩士。張晨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碩士畢業(yè)之后,她會到安慶特殊教育學校繼續(xù)任教,把她所學到的思想和理念傳遞給同樣需要的學生們。
報名校園歌手大賽走上音樂道路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13歲的時候,張晨因為用眼過度造成眼底充血導致視網(wǎng)膜脫落,在短短三天內(nèi)就失去了視力。對張晨來說,那段時間“突然一下就覺得手腳被捆住了一樣不自由”。即使是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黑暗也一下子讓環(huán)境變得很陌生。“當時就算是特別熟悉的家里的環(huán)境,也會經(jīng)常撞到桌子椅子,東西掉在地上也找不到。”
首先帶張晨從恐懼和害怕走出來的是她的父母。張晨回憶說,父母當時對“殘障人士”這個概念的理解是十分先進的,“以前的老人都覺得,殘疾了就是廢了,但我爸媽當時給我傳達的觀念就是,看不見只是一個障礙,是可以通過外部條件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的,這就給了我一個比較好的心態(tài)去繼續(xù)學習、繼續(xù)努力。”
后來,張晨轉(zhuǎn)學到了安慶特殊教育學校,她在那里遇見了許多和她一樣也看不見的同學,看到身邊一些同學天生失明,卻仍在努力學習,“我覺得,如果他們可以,我也可以。”就這樣,在父母的幫助和身邊其他人的鼓勵下,張晨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學習的動力。
在這時,學校里的盲人老師給了張晨啟發(fā),她心里期待長大后當一名教師。當時學校里的盲人老師教授過張晨,這給了她莫大的震撼和激勵。“盲人也可以當老師,而且講課講得也很好,那我以后是不是也可以當老師呢?”她向北青報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想法。
當被問到對自己音樂道路影響最大的人是誰,張晨提到了自己的聲樂老師曹玉萍。在失去視力之后,張晨學習了一段時間的鋼琴,覺得自己的聲樂素養(yǎng)有所提升,便報名了當時的校園歌手大賽初賽。晉級到省賽的時候,張晨找到了曹玉萍老師幫忙指導和教學。
曹玉萍在給張晨上過幾次課之后,也發(fā)現(xiàn)了她的聲樂天賦,幫助她不斷提升聲樂能力。在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張晨最終在這次比賽中得到了全國銀獎,這也給了她堅持走音樂道路的信心和鼓勵。可惜在這次比賽過后,張晨不小心弄丟了曹玉萍的聯(lián)系方式,兩人十幾年來沒有聯(lián)系。但在幾年前,張晨參加一次聲樂比賽的時候,曹玉萍老師擔當評委。就這樣,張晨和曹玉萍再次相遇,并繼續(xù)跟著曹老師學習聲樂,而與恩師的此次重逢,也開啟了她的下一段奮斗歷程。
盲文試卷為考研掃清障礙
大學畢業(yè)后,張晨回到自己的母校安慶特殊教育學校工作,成為了一名教師,這一教就是14年。可在工作步入正軌之后,張晨又動起了考研的念頭。
張晨表示,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也是得益于老師曹玉萍對她的支持:“在2017年我和老師重新相遇之后,就繼續(xù)跟著她學習。她發(fā)現(xiàn)我進步很大,和專業(yè)院校的學生沒有什么差距。我當時就想,那我能不能嘗試去考研呢?”她把考研的想法和曹玉萍老師說了之后,曹老師的支持給了她極大的信心和鼓勵,推動她走上考研的道路。
此外,張晨坦言,她其實一直都有考研的想法,前些年出現(xiàn)的盲文試卷為她考研掃清了最后的障礙。
除了恩師的鼓勵,身為一名老師的職責也讓張晨想要通過考研提升自己。“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提升,能夠把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方法帶給我的學生。他們都和我一樣看不見,但通過我,他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工作14年后重新開始學習,熱愛音樂的力量并沒有讓張晨覺得十分痛苦。雖然對英語基礎并不好的張晨來說,重拾英語學習讓她感到十分難受,但有專業(yè)課的調(diào)劑,也讓她努力堅持了下來。“我學英語學得特別痛苦的時候,我就會去唱唱歌、練練聲樂、學學和聲,練開心了再繼續(xù)學英語。”
考研過程中,張晨一邊上班一邊準備,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早上4點45分就起床,5點多到辦公室學習英語,中間見縫插針地學習,一直到晚上休息。張晨笑稱,那段時間晚上做夢都是在做題。
張晨表示,在準備考研的時間里,丈夫唐聞澤為她提供了不小的幫助。憑借著對專業(yè)課的熱情和自己的努力,張晨終于如愿以償,在2020年考上了安慶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開啟了自己的碩士求學生涯。
畢業(yè)后回特殊教育學校教書
在讀碩士期間,在導師孫來法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張晨也作出了自己的學術(shù)成果,發(fā)表的論文都與工作經(jīng)歷相關(guān),做的是視障音樂教學方向,同時還獲得了包括國際聲樂公開賽三個組別一等獎、孔雀杯全國高等藝術(shù)院校聲樂展演銅孔雀獎、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一等獎在內(nèi)的國家級和國際級的聲樂獎項。問到碩士期間最大的收獲,張晨表示,首先自己在學術(shù)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認識了許多老師和同學。對于盲人來說,認識更多的人也讓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加開闊,這在她看來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數(shù)的盲人還是比較閉塞的,能夠參與的活動也不多,我算是比較自由的吧。越開闊,越自由,越努力,越幸運。”
張晨表示,在碩士畢業(yè)之后,她會回到自己原來的工作單位,也就是安慶特殊教育學校繼續(xù)任教,把她所學到的先進的思想和理念傳遞給她的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他們,盲人只要通過努力,一樣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不僅僅局限于推拿和針灸。
文/本報記者 屈暢 實習生 劉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