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口工商局大英工商所的執法人員介紹,9日上午一位姓吳的母親帶著9歲的女兒到該所投訴稱,自己是離異家庭,在春節期間,因為外出帶團便將女兒一人放在家里。 昨天清點現金時才發現少了800元。再三盤問下,女兒才說,因為春節期間自己閑得無聊,便去找姐姐(11歲,已判給男方)。隨后姐姐告訴她,曾去過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兩人商量之下便從家里取走了600元現金前往??谀硰V場探奇樂園狂歡。事后,兩人也沒敢向母親提起。
吳女士認為兩姐妹都是未成年人,還不完全具備判別是非的能力,擅自將家里的錢拿到游樂場消費,游樂場沒有及時阻止,為此應承擔一定的責任,并要求把在該場所所消費600元如數退還。隨后,執法人員與吳女士前往調解,游樂園的負責人承認吳女士的女兒的確來過游樂園玩耍,但究竟買了多少錢的游戲幣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任何票據。在工商人員的調解下,游樂場同意將姐妹玩游戲贏來的布娃娃全部退回,并還給對方100元。
工商人員表示,該類投訴屬第一例。在正當交易的情況下,主要責任不在經營方,問題出在監護人的身上,應由監護人承擔主要責任。同時并提醒探奇樂園對未成年人在購買游戲幣時應在監護人陪同下才能出售。
無獨有偶,海口龍昆南路金霖花園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4歲的女兒平時非常乖巧,從沒有動過家里的一分錢,可在去年春節前300元竟不翼而飛,后來她跑到樓下批發店一問才知道,她女兒與一幫小朋友拿了200多元在該店買了很多東西。而女兒帶回家的只有一包幾元錢的奶糖。
乘家長不注意,偷家里的錢到外面揮霍的未成年人并不止一二人。怎樣才能防止孩子隨意取走家里的錢呢?專家提醒: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應讓孩子對待錢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培養孩子的用錢意識。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指導孩子如何去支配每一分錢。另一方面家長存放現錢時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隨手可得,從而滋生孩子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