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
特點:團伙性 暴力性 低齡化
一名學生因嫌餐館飯菜價格太貴,與餐館廚師發生爭執,他糾集幾十名同學,分乘十幾部出租車到餐館,把廚師打成重傷,致其脾臟摘除。結果15名學生被檢察院批準逮捕。
這起被列為2003年北京市大案之一的主角,是北京市朝陽區一名職業高中學生。朝陽區檢察院未成年人犯罪審控組負責人、公訴處二處副處長鄭思科告訴記者,近4年來,朝陽區職業高中學生犯罪現象突出,占該區青少年犯罪總數的20%,且還有上升趨勢。
“團伙性、暴力性和低齡化是職高學生犯罪主要特點。”鄭思科說,他們一般因為小事就動手,一動手就糾集一大幫人,團伙性明顯。而且暴力傾向嚴重,犯盜竊罪的很少,以搶劫居多。年齡偏小,最小的才14歲。
據介紹,犯罪的職高學生大多來自比較特殊的家庭,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單親家庭,其他的多數是低保戶、下崗職工、城鄉結合部被征地農民、外地民工子弟的子女。
“這些家庭有個共同的特點是,家長幾乎沒有和孩子交流,他們不知道孩子想什么,在學校干什么,等到出事的時候才知道就已經晚了。家庭親情和教育的欠缺是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一個重要因素。”鄭思科說。
原因:過早被“邊緣化”
鄭思科分析,過早被“邊緣化”是導致職高學生犯罪的社會原因。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很多城市的中學被劃為市重點、區重點、普通中學和職業高中,很多學習不太好的孩子自然就流入了職業高中學校這個被認為是最低檔次的學校,社會過早將其邊緣化使之形成自卑心理,自卑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他用一種極端的方式發泄;其次,現在很多工廠都倒閉了,職高學生的主要就業渠道被堵塞,他們覺得前途暗淡,有的干脆就破罐破摔,走上犯罪道路。
鄭思科曾于2005年辦理了一起職高學生搶劫案,搶劫者父母離異,他與母親一起過。他在一所職高掛了一個學籍,但沒有上過一天學,原因是“上了也白上,反正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于是整天在社會上晃晃悠悠的他某天把受害者從網吧里叫出,施以棍棒,然后搶劫了他的錢包……
對策:需社會綜合治理
“有學校不就學,有家長無管理”是鄭思科對犯罪的職高學生的總結。如何減少職高學生犯罪,鄭思科認為首先要進行社會綜合治理,控制網吧色情暴力,掃除影視作品里的精神垃圾,營造一個潔凈的社會環境。
其次要加強家庭教育。家長不但要以身作則,還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掌握孩子的內心想法。“要把法制教育納入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課程,有的家長本身法制意識就很淡薄,根本就不可能教好孩子。”
最后,學校要加強對孩子的法制教育,通過上法制課、聘請法制副校長、參觀看守所、旁聽庭審等方式,對孩子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鄭思科認為,如果可能,要把法制教育提前到小學階段。“因為小學生最有可塑性,他們一旦腦子里有法制意識,就會牢記一生,受益一生。”
“目前社會流行人才高消費,很簡單的一份工作動輒需要‘本科以上學歷,英語流利’的條件,這無疑堵住了職高學生的就業渠道。如果社會給這些孩子提供就業渠道,不把他們擠到‘邊緣’境地,給他們以生活的希望,那就會減少他們犯罪的幾率。”鄭思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