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庭預防。
通過對2000名未成年犯和1000名普通培養未成年人調查分析,比較認為:忽視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誤,未成年犯和普通學生的父母對孩子關心最大的差異,非常突出地表現在:對孩子思想品德關心程度不同,“德是為人之本”,“重智輕德”的教育的價值觀是他們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現了致命的失誤。發揮家庭教育的前沿陣地的作用,培養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驛站,更是未成年人啟蒙教育的基地。遏制青少年犯罪,首先要從家庭抓起。因為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不僅教給孩子的生活態度,更教會孩子待人、處事的本領,是孩子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礎。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人格的健全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家庭作為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線,要充分發揮前沿陣地的作用。首先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因為身教勝于言教。父母以良好的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一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這幅作品畫的如何就看家長的水平了。子不教,父之過。其次,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的思想交流,及時發現苗頭性的東西,及時疏導教育,要與孩子交朋友。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再次,家庭教育要講究教育藝術,提高教育素質。第四,杜絕家庭暴力、摒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第五,矯正不良的心態。注重對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未成年人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可塑性強。要采取個別心理輔導和集體心理輔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在和風細雨中解決心理問題,預防突發犯罪。對特殊類型的孩子,生長發育特別快的孩子,經常發生打架、吵鬧的孩子,特別是膽怯、內向又好強的孩子,學習努力可成績特別差的孩子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以矯正他們的心態,培養良好的性格和體魄。要根據初中生犯罪率較高的特點,抓好青春期的生理、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使他們安全渡過身心發展的危險期。
(三)學校預防。
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學校作為家庭的延伸,是未成年人走向社會的橋梁。它不僅負有傳授知識的責任、而且負有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艱巨任務。正確的學校教育不僅可以矯正和彌補家庭不良的教育缺陷,而且在促進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人格方面有不可抵估的主導作用。要充分發揮學校這一主陣地作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環節。首先要端正辦學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二,堅持德育首位,育人為本。其三,強化學校管理,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其四,全面提高教師素質,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其五,各級、各類學校要普遍開設法制課,舉辦經常性的法律知識講座。既要教育他們預防犯罪,也要教育他們防范不法侵害,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要通過舉辦家長學校組織參觀,社會調查活動。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不同的渠道和方法,共同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管理,防止產生脫節,提高教育質量。同時學校要切實承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預防學生犯罪的教育義務,以及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的責任,為預防、減少青少年犯罪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