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欣在鏡子上貼上字條鼓勵自己不斷進步
一慈父為了省錢以讓女兒順利讀完高中,每天堅持步行兩次為女兒送餐,兩年來總共步行超過4000公里,節約開支共計3000余元。昨日是慈父上星期唯一的“假期”,可他并沒閑著,買菜、做飯、照顧多病的妻子一并包干。
每天步行8公里為女送飯
25日中午12:20,臨江門29中校門口,一瘦弱的中年男子提著保溫瓶,氣喘吁吁地跑向等候在此的女兒謝靜欣,“欣欣,今天買菜時耽擱了時間,你嘗嘗這青椒肉絲好吃不?”
謝靜欣是市29中高三(9)班的學生,在她初二時母親退休,父親下崗,一家人靠謝母的退休工資600元生活。進入高中,謝靜欣就開始賣報紙,每天賺錢不到5元,但她開心地說:“這可以打好幾個素菜,解決一天兩頓飯錢了。”
從高二開始,謝爸爸阻止了女兒的“工作”,為了用最少的錢給女兒補充更好的營養,他開始每天步行兩次為女兒送餐。謝爸爸每天中午和下午做好飯菜,步行2公里,半小時后到達29中。謝爸爸算了筆賬:兩年中除了假期的時間約500天,每天8公里,每天節約車費4元,步行共4000公里,節約車費2000元,他說:“另外,一頓飯節約1元錢,飯錢就節約了1000元?!?/P>
補貼家用 50元賣掉電視
在謝靜欣的引領下,記者在她棗子嵐埡的家中看到,房屋面積共13平米,總共4樣家具,一大一小兩張床,一2平米的書桌,一個滿是補疤的衣柜,家里沒有冰箱,也沒有電視。小謝說,2004年時,家中的14?電視機出了小毛病,維修要幾十元,為了免去這“不必要的開支”,于是將這用了18年的電視賣了50元,以補貼家用。
小謝在書桌上方貼著4個藝術字——“堅持!拼搏!”。小謝說,這是她自我鼓勵的方式。每天早晨起床后,謝靜欣都會對著衣柜的鏡子告訴自己:我要堅持,我會拼搏,我不會跌倒!而這面全身鏡上,用透明膠補合的“傷口”有8處。
女孩最想當人民教師
謝靜欣的班主任程老師說,謝靜欣的成績一直是全年級700余人中前10名左右。謝靜欣說,自己接下來將繼續沖刺,希望考入師范學校,目標定在北京師范大學。為何非要考師范大學?謝靜欣回答:“我是貧困生,而老師給了我莫大的心理撫慰和精神鼓勵,因此,我要當人民教師,也要細心關懷我的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