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6-03-29
3月25日上午,來自全國的124名4至6歲的兒童參加了在公安部幼兒園舉行的首屆全國幼兒思維能力挑戰賽決賽。
主辦方稱,比賽使用的是一套被稱為“邏輯狗”思維訓練模式,可以考查孩子觀察、分類、排序、判斷以及手眼協調等多方面能力。不過,前來觀摩比賽的北京市北海昌房幼兒園園長成玉英卻認為,早期教育中開發智力固然重要,但家長千萬別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比賽現場,記者看到,幾乎每一小組的成績公布后,總有一兩個孩子在抹眼淚。一名來自遼寧的小女孩一進入考場就開始痛哭,主辦方無奈,破例允許女孩的媽媽進入考場,可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愿再繼續比賽。最終家長帶著孩子暫時退出比賽。
“表面上是孩子在哭,背后是家長們太在意比賽的結果了。”成玉英告訴記者,最終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兒童得以在歷練中成長,可是一些家長卻比孩子還緊張。
記者在6歲組的考場外看到,兩位母親跪在地上,頭碰著頭,扒著門下方的玻璃往里瞧。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屋里比賽,家長們會喝斥那些大聲說話的人。可是一旦他們的孩子走出來,家長們往往一擁而上,大聲地詢問比賽的每一個細節,直到被下一組選手的家長喝阻。
在選手休息室里,成玉英不時地提醒一些孩子把踩在腳下的椅子扶好,把隨手扔掉的垃圾撿起來。成玉英說這是一種職業習慣,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
“周日公安部幼兒園的老師們肯定要加班大掃除了。”成玉英指著橫七豎八的桌椅和滿地雜物的休息室說,她最不能理解的是,每個孩子身邊至少圍著兩個家長,為什么就沒人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