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智障兒童現狀研究
2006-03-30

 
 

     一.殘疾兒童的基本概況
     1.殘疾的概念和我國殘疾人的基本概況

    自有人類就有殘疾人,殘疾是人類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我國對殘疾人的定義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其他國家的定義是一致的,即: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為殘疾人。我國依據五類殘疾標準分類,即:肢體、視力、聽力、智力以及精神病患者五類。據抽樣調查結果推算,全國五類殘疾人的總數約為6000余萬,其中智力殘疾1182萬,而0-14歲智力殘疾兒童是627萬,占殘疾兒童總數(0-14歲總數為950萬)的65.96% 。兒童智力低下的患病率為1.07%。北京市殘疾人62萬,智力殘疾6萬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每年新增殘疾兒童20萬,其中68%是智障兒童。

   這些數字說明殘疾人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涉及眾多家庭的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2.智障程度的分類

 

(1)    輕度:(級別:四級) 智商(IQ)由50-70至大約75

(2)    中度:(級別:三級) 智商(IQ)35-40或40-55

(3)    重度:(級別:二級) 智商(IQ)20-35或25-40

(4)    極重度:(級別:一級)智商(IQ)20或25以下

 

3.殘疾兒童的特殊教育

殘疾人的特殊教育是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部分。我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自古就有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但是由于歷史和社會各方面的原因,特殊教育發展滯后。建國以后,特別是近2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特殊教育事業,特別是智力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事業發展很快,但大都是學齡智障兒童的9年義務教育和一些成年智障人士的托養機構,而對于學齡前或已達到入學年齡但因其智力低下并未達到入學能力的兒童的教育問題仍是一個盲點。80年代中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茅于燕教授總結了十余年潛心研究的成果寫出了我國專門指導智力落后兒早期訓練的專著,即《智力落后兒童早期教育手冊》,并組織了智障兒童的家長和社會熱心人士于1986年創辦了北京市第一所專門接受智障兒童早期訓練的學前教育幼兒園,即“北京新運弱智兒童養育院”。從此,智障兒童也能和同齡兒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得到早期潛能開發的教育機會,享有同一片藍天。

2001年國務院批準并轉發了教育部、國家計委、民政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衛生部、稅務總局、中國殘聯等9個部委關于“十五”期間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的意見。文件中特別提到要“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可見殘疾兒童的學前教育事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納入了國家教育改革的體系中,成為國家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智力落后兒童的基礎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全國發展極不平衡,智障兒童的幼兒入學率較低。

二.智力落后的多種原因

   

造成智力落后的原因十分復雜,剛才茅教授已經介紹了很多造成兒童智力低下的多種病因,并特別介紹了唐氏綜合證。現在已經知道的有200余種原因,而這些原因也只能說明一小部分較為嚴重的智力落后的成因,絕大部分智力落后的成因還不是很清楚的。這就是常說的“原因不明”。

   “原因不明”分兩層意思,兩個含義:

1.無明顯原因:有些家長從家庭成員到旁系都無患病史,從懷孕到生產也無異常,孩子在學前無明顯體證,但感到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說話發育慢,走路比同齡孩子遲等等,但俗語說,“大器晚成”,也沒在意。可是到了孩子上學年齡時,才發現孩子不會數數,語文學習困難等,經兒童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精神發育滯遲,父母也說不清原因,這就是所謂的“原因不明”。

2.原因很多,相互交錯,不知何種原因為主要病因:如,有的家長說這孩子早產,發過燒,難產,臍帶纏頸,煤氣中毒,抽過風,也曾摔過;或說送到農村扶養,或受過驚嚇;或家長有吸煙,吸毒,喝酒,藥物濫用等不良生活習慣等等多種因素,而究竟有是哪種因素起主要作用,家長沒有認真經醫生診斷或經診斷也難以說清。目前,人類對大腦的研究尚還有相當長的艱難研究路程,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水平尚未發展到能闡明一切病因原理的程度。因此,此類情況也歸為“原因不明”。

 

三.早期干預

 

1.早期干預的概念:早期干預是指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豐富環境的教育訓練活動。它主要針對發育偏離正常,發育遲緩兒童,通過這種教育的實施,可望使這部分兒童的智力和能力有所提高,獲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待他們到學齡階段,可以繼續接受特殊教育或普通教育。    早期干預的目的是力求盡可能扭轉偏離正常的方向,也就是說,通過特殊教育的措施,使發展偏離正常的兒童的潛在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2.早期干預的方法:早期干預既然是在豐富環境中的教育訓練活動,這就必須要有一個適合兒童的快樂環境,如,“新運養育院”就是為智力發育遲緩兒童營造的豐富環境。另外,有組織、有目的教育活動就是選用合適的教材,即,茅教授主編的《智力落后兒童早期教育手冊》,運用集體教育、個別訓練、集體活動(包括各種校內外活動和社會活動)三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3.早期干預的效果:早期干預的效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運”18年教育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早期干預對智力落后兒童是非常重要的,效果是顯著的,令人激動的。有的孩子4歲了還不會說話,多動,煩躁,自理能力差,但是通過在“新運”一段時間的訓練,會發音了,有的還會說兒歌;還有的孩子5歲了聽不懂任何指令,任性,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后來經過訓練,他聽懂了,會寫字了,生活能基本自理了等,每當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老師和家長都激動不已,不可思議。類似的例子很多,“新運”18年來,共培訓500余名智力落后兒童,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可以進入培智小學繼續學習,智力程度輕的兒童還能隨班就讀,表現良好。“新運”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懷下,在茅教授的親自指導下,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和家長的信賴和贊譽,多年來多次被各級政府部門評為先進機構,成為智力落后兒童學前教育訓練的宣傳窗口。如,1996年被國家教委、衛生部、民政部,財政部,中殘聯評為全國康復訓練先進集體,2001年被朝陽區殘聯,2002年被北京市殘聯,北京市人事局評為先進集體,2004年我院同時被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教委等評為民辦先進幼兒園。我們非常感謝各級政府對智障兒童教育事業的關懷,支持和鼓勵。

 

  四.智障兒童的早期干預與正常兒童早期教育的異同

 

1.          共同點:

(1)    從教育是改變受教育的行為這個意義來看,對智障兒童的早期干預和正常兒童的早期教育是相同的,都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施加于兒童的教育措施。

(2)    直觀教學:都強調游戲、活潑的直觀的教學原則。

2.         不同點:

(1)    教材不同:智障兒童的教材內容淺,起點低,一些推理,思考的部分未包含。其內容包括有集體教育,個別訓練,和集體活動三方面內容。集體教育是指兒童在老師的組織下,完成一定的教育目標,使他們在認知、精細、大運動、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得到啟發,提高各方面的潛能。通過集體教育活動還能改善智力落后兒童的不良行為,提高注意力,培養與人合作的精神。個別訓練是針對智力落后兒童的個體差異,制定符合他自身發展的教育訓練計劃,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親切溫馨的教育訓練,促進兒童潛能的最大可能的開發,這也是對智力落后兒童教育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集體活動(包括校內外各種社會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能使偏離正常行為的兒童縮短與普通兒童的距離,使他們在融入社會的大環境中感受快樂,提高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力。 三種方法的結合是使智力落后兒童多方位,多角度得到滿足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教育,使他們能超越障礙,最大限度地開發潛能。

(2)    教學方法不同:a. 教師照顧要廣泛,要想多種方法吸引智障兒童的注意力;b. 兒童的語言水平不一, 教師要用多層次,多樣化的語言進行統一內容的教學,要求智障兒童達到的教學目標不同;c.更多使用直觀教具;d.允許少數多動兒童走動;e.多用表揚要有物質刺激物;f.內容要多次重復,上百或上千次;g.每個兒童都有單獨的教學計劃,一周為一個單元,進行評價;h.及時反饋;i.及時強化;j.定期測試智商 

 

五.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

1.          心理發展特點

(1)    發展的起點遲;(2)發展的速度慢;(3)最終達到的水平低

2.          感覺和知覺特點

(1)    感知客觀世界的信息少,只能感知課題的部分屬性,而且不準

(2)    感知的速度緩慢

(3)    顏色視覺發展緩慢

(4)    辨別聲音的能力差

(5)    缺乏感知的積極性

3.          記憶特點

(1)    識記新材料緩慢(4-5歲要重復500-800次才能說一個漢字)

(2)    保持不牢固

(3)    再現或回憶不全面,不準確

(4)    有意識的記憶差,機械記憶較好,而他們的記憶與他們的情緒有關

 

六.智障兒童的語言特點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也是熱門交往的工具。一般兒童1歲半開始語言發展,而智障兒童80%有語言缺陷,往往家長是到3-4歲還不會說話才發現有問題,有的甚至終生沒有語言。其特點如:

(1)    開始說話晚,一般4歲后開始說1-2個字

(2)    口齒不清

(3)    理解語言的能力強于表達語言的能力

(4)    連說2個字以上是難點

(5)    語言類型簡單

(6)    重復語言

(7)    發音不準

 

七 智障兒童的思維特點
     

(1)    簡單,直觀的概括

(2)    正確歸類能力差

(3)    不理解因果關系

(4)    缺乏目的性和靈活性,思維方式刻板,不會舉一反三

 

八.智障兒童的情感與意志特點

    
(1)   情感幼稚,不穩定,會突然“大哭大笑”

(2)   表露在外,內心體驗不深刻

(3)   情感體驗的遷都與外界襲擊強度不協調

(4)   情感調節差,只受機體的需要和激情支配很難按社會所要求的道德行為標準來調節和控制

(5)   高級情感發展遲緩,如,榮譽感,責任感等精神需求

(6)   有病態情感,如尖叫,哭嚎,發怒,或情感淡漠

(7)   個人意志行動差,自卑,遇到困難就放棄

 

九.智障兒童的個性和社會行為的特點

 

(1)  智障兒童的生活經驗有限,參與活動少,心理發展遲緩,個性發展受限,缺少鮮明的個性

(2)  獨立性差

(3)  相互關系簡單, 很少主動與人交往

(4)  任性,固執

(5)  是非觀念薄弱

(6)  易受暗示

(7)  常有不可遏制的沖動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十.自閉癥兒童的特點

1.         定義: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兒童廣泛發育障礙的一種病癥。他們不僅存在社會交往,交流和興趣行為的異常,而且大多數還伴有智力發育障礙。目前病因不確定,沒有對癥的有效藥物治療,早期干預是能改善他們行為異常和開發潛能的有效方法。

2.         特點:

(1)    不能與人建立關系,對物體的興趣比對人的興趣大得多,沒有說話得概念

(2)    語言能力差,有鸚鵡學舌得特點

(3)    不愿與人交流,即使能說話也不交流,只識自己的話,自言自語,或只能背記憶的廣告詞

(4)    常用錯代詞“你”,“我”

(5)    行為刻板,無變化

(6)    重復玩一種活動,具有破壞行為

(7)  有的有超常的記憶能力

(8)  外貌長相與普通孩子一樣,甚至有的很漂亮

 

四.家長對智力落后兒童應有的態度 

(1)面對現實,不怨天尤人,不存僥幸:孩子智力發育遲緩,醫學上也稱精神發育遲滯,這是客觀存在,是活生生的現實,并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能違背科學而相信迷信,怨天自責,自尋煩惱,更不能心存僥幸,認為是“大器晚成”而耽誤了孩子早期教育的最佳時期。唯一能改變孩子現狀的辦法就是盡早發現問題,早期治療,早起干預,早期訓練,這對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

(2)客觀評價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存過高的要求,也不悲觀放棄:有的家長心情過于急切,想很快見效或恢復正常兒童的水平。這是不現實的。教育要有一個過程,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一個量的積累,才能有所變化,而這個變化是指與孩子自身相比。茅教授曾講過,早期干預不是要把孩子變成正常,而是提高孩子自身的潛能。也不能悲觀放棄,一棵小樹需要澆水,除蟲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一個正常的孩子也需要從小培養才能順利成才更何況一個智力發育遲緩的弱勢孩子呢!因此,智力發育遲緩的兒童更需要關愛,需要盡早接受適合的高質量的教育,才能彌補缺陷,開發潛能。

(3)孩子早期干預的效果與家長的積極配合緊密相關。有的家長認為早期訓練孩子是學校的事,送入學校就萬事大吉,從不過問孩子的情況,這是不合適的。因為孩子還小,家長是第一啟蒙教師,智障的孩子更需要細致的關愛。家長的力量是單一的,學校的力量也是單一的,只有兩個力量合起來才能形成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放下包袱,樂觀面向未來: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項目負責人楊煥明教授曾說“人類基因千變萬化,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殘疾人將那些導致殘缺的基因表達了出來,人類才有可能變得更加健康。是他們用自己的痛苦承擔了人類的未來。從這個角度講,你作為一個殘疾人的母親是榮光的,因為你承擔了痛苦,你蘊涵著博大的母愛,你是了不起的母親。而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對殘疾人態度會更加關愛,更加尊重。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