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難買保險難就業 智障兒童未來難卜 (轉載)
2006-03-31

杜女士最近在忙著一件事,她準備向地方人大提議:采取政府資助一部分、個人出資一部分的辦法,給智障人群提供一定的醫療或養老保障。“我不是為女兒一個人做這件事,我是想為智障兒這個弱勢群體爭取到一些權益。”

  ■保險:智障兒童買不到

  杜女士萌發出這種想法實在是迫于無奈。近年來,她幾乎跑遍了鄭州的保險公司,想為女兒買養老保險等險種,但均未成功。保險公司拒絕她的理由非常簡單,她的女兒是個智障兒。

  杜女 士的女兒出生一個月后發過一次高燒。不久被確診為中度腦癱弱智,從那以后,杜女士幾乎傾其所有為孩子治病,但效果不明顯。

  8年前,杜女士把女兒送到鄭州市金水區的智障兒童學校———“利智學校”上學。女兒在這所學校基本學會了疊衣服、熨衣服,回到家后,她還會幫助家人洗菜。杜女士很高興孩子能學會這些看上去再簡單不過的生活技能,因為作為母親,她最理解孩子能掌握這些技能是多么的不易。

  為了讓女兒的未來有一個保障,五六年前,杜女士開始著手為女兒買保險,但一聽說是個弱智兒,保險公司都拒絕了。一次,杜女士說服了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為女兒買了一份保險,但業務員看到孩子后馬上提出不能辦;為此杜女士還損失了1000多塊錢。后來,杜女士又到一家保險公司為女兒買大病險,人家一看孩子還是不給辦。為這件事,杜女士大哭了一場。她感到非常傷心:“最需要保險的人卻買不到保險。”

  河南仟方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孟國濤指出,在《保險法》沒有對智障人保險這一問題進行有關規定之前,保險公司為了規避大量風險而拒保并不違法。但他同時認為,有關智障人保險問題應納入保險法調整的范疇,以保障智障人的權益。為此,在國家當前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時,應該考慮到智障人這一特殊群體。

  ■智障學校:被社會“遺忘”的角落

  沒有喧鬧嘻戲,沒有歡聲笑語。鄭州市金水區的“利智學校”,給人一種特殊的冷清與破落感。這是一所專門接納智障兒的公辦學校,全校僅有80名學生。

  冬天快到了,剛上任不久的“利智學校”陳校長這幾天正為取暖費發愁。按照政府的有關規定,可以向每個學生收取25元的取暖費,但這個學校每班只有10名學生,到哪里找錢才能讓空調正常運轉呢?

  陳校長有些無奈地對記者說,雖說這是公立學校,但幾乎處于被遺忘的境地,目前特別是經費很困難。辦公樓已有幾處裂縫,早該翻修了;校園的水泥地面破損很多,特別是校門口,坑坑洼洼的,孩子們一不小心就會摔倒……這樣的學校應該是福利性質的,政府定期給予一定的經費,但現在基本沒有人管,花一點錢都要到處伸手求人。不僅孩子,學校的一切都很少受到關注。比如教師評職稱,由于平時參加不了各種活動,老師很少能拿到獲獎證書,評職稱的時候很難符合條件。事實上,這里的老師特別辛苦,特別有奉獻精神。本來這是一個非常光榮、值得受人尊敬的職業。一些老師羞于和朋友談及自己的職業,覺得丟人,這都是社會太少關心的緣故。
  根據記者掌握的材料,鄭州市區內共有4所智障兒童學校,各校的現狀均不樂觀。典型的如中原區輔讀學校,便“寄居”在向陽小學內,目前有智障學生38名,但教師僅有3人,這樣的配備比例出人意料。管城區一位老師說,現在很少有人了解這個群體,很少有人理解這個群體。

  ■就業:缺乏適當的崗位

  據“利智學校”老師介紹,智障孩子到畢業后,能達到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程度就不錯了。但這些孩子基本上可以學會去超市買點簡單的生活用品、疊衣服、熨衣服,甚至可以調兩個涼菜。不過,這些技能顯然無法保證孩子們找到相應的就業機會。

  河南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智障兒童屬于殘疾人的一種,就殘疾人就業來說,一般有三種途徑:一是按比例就業;二是集中就業;三是個體就業。

  據了解,河南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每年要拿出100多萬元投入殘疾人就業工作,委托社會技能培訓機構對殘疾人進行技能培訓。該中心認為,對智能低下的殘疾人來說,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就業服務中心缺少與智障人相稱的工作崗位。

  ■建議:成立智障者服務中心

  河南財經學院一位老師建議,有關部門應建立智障者服務中心,成為集康復、教育、培訓、助養于一體的智障者綜合服務中心。

  他解釋說,由于人的心理、思維、能力是在自然、社會、勞動環境下才發展起來的,智障人成年后,和健全人一樣,若有合適的繼續康復的環境,讓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還是有較大發展空間的。相反,對他們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將貽誤時機,加重他們的殘疾程度,甚至使前期的康復訓練毀于一旦,從而給他們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河南省殘疾人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說,判斷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國際上常以該城市形成的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服務殘疾人的社會風尚程度為標志。目前社會上對智障者這一弱勢群體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導致智障兒的康復、教育、就業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困難。他呼吁,社會應接納智障者,讓智障者融入社會,并在社會上形成關心、同情、理解、幫助智力殘疾人,重視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