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15歲少年與同齡女孩網上結婚 百名網友在線祝賀
2006-03-31

網絡結婚成了時尚


 
  調查顯示:在校大批青少年成了“網婚”游戲玩家 專家擔憂:“網婚”將影響青少年責任感的形成

    核心內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孩子的早戀問題就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事。隨著網絡時代到來,孩子上網的問題也成了家長關注的焦點。如今,網絡上的虛擬婚姻漸漸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睞,他們享受著虛擬婚姻帶來的快樂,然而“網絡婚姻”給處在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網絡婚姻”非常隱蔽,讓一些家長傷透了腦筋。

    新聞事件:15歲男孩網上“娶妻”

    正讀高一的明明(化名)這兩天正在準備慶賀自己“網婚”一周年。據明明介紹,一年前,他在網上遇到了網名“戈壁綠洲”的女孩子。在資料中,明明發現對方與自己同歲,這讓他有了結識對方的想法。在網上,他主動與對方打了一個招呼,接到對方的回復后,一來二去的信息留言,兩個人就算認識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明明和對方相處得很好,甚至有了思念的感覺。為了對方不被網上的人“欺負”,明明“挺身而出”和網上的人理論。慢慢地他們都覺得彼此已經離不開對方了。一個月后,兩人決定走進“網婚”的殿堂。

    在“網婚”的結婚典禮上,明明邀請了幾十位“親朋好友”,場面十分壯觀。賓朋滿座,司儀、牧師都到齊了,“新人”交換戒指、喝交杯酒等,和現實的婚禮的程序一樣。據明明介紹,所有賓客、人員的角色都是自己邀請網友擔任的,當時有100人同時在線。

    “婚后”的生活讓明明感覺很幸福,每天他最少要抽出兩小時來照顧他的網絡二人世界。每天放學后,明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看看自己的“小家”,做做家務和在網上買一些虛擬商品。

    由于需要大量的時間照顧虛擬家庭,明明的學習成績開始下降,這讓家長有點莫名其妙。開始父母認為明明早戀了。后來,明明的爸爸發現明明走進了“網婚”世界。父母萬萬沒有想到給兒子買電腦原是上網校用的,但孩子卻在網上成了“家”。

    得知這種情況后,父母和明明的多次談話都沒有什么效果。明明依然沉浸在“網婚”的幸福之中。父母一氣之下,切斷了家中的網絡。而明明干脆每天跑到網吧去上網,繼續著自己的“網婚”。無奈之下,父母只好重新把家里的網絡開通。無奈的媽媽說,孩子在家里上網總比在外邊好吧。

    網上直擊:“網婚”罩住太多青少年

    明明告訴記者,其實很多同學都在網上結了婚,他算晚的。同學們在一起,經常會問“結婚了嗎?”之類的話。目前,虛擬婚姻游戲的主要玩家為14歲到30歲的青年人,其中絕大部分為在校的青少年。

    在GOOGLE網上,點擊搜索“網絡婚姻”,一共找到了10,700,000多項查詢結果。記者進入了一個虛擬婚姻網站,注冊后,深入了一個虛擬社區。在這個虛擬的社區里,虛擬的建筑物、超市、醫院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虛擬的娛樂場所,比如酒吧、婚姻介紹所等等。

    這座虛擬的城市里有一套完善的虛擬婚姻登記制度,大體上可以分為結婚、離婚等規定。如果,兩位社區網民要“登記結婚”,必須到社區的“婚姻登記處”進行注冊,經過一番審查之后才能舉行婚禮。

    在婚禮上,新人可以邀請其他的社區網民參加婚禮,也可以請司儀主持婚禮,當然也少不了伴郎和伴娘。只要是現實婚禮中有的,網絡婚禮都有。婚禮規模的大小根據新人在社區中的地位和經濟狀況來定。

    “結婚”后,雙方在社區里可擁有一個“家”,有客廳、臥室等。在這個虛擬的“家”里可以料理家務、飼養寵物、栽花種草、交友、準備社會活動等,雙方還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

    如果沒有找到意中人,網民可以申請交友,由社區來統一安排一些網民互相聊天,培養感情直至“結婚”。這些過家家似的“網婚”游戲,讓青少年充滿了好奇。

    省下午餐費網上養“家”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雖然“網婚”給社區網民提供了一個在虛擬空間中游戲的機會,但是并不是完全免費的。

    “網婚”和現實生活中的婚姻最重要的一個相同點,就是它們都需要經濟基礎。在現實婚姻中,新人要買房子、結婚戒指、拍攝婚紗照,這些都需要錢。在虛擬婚姻中也不例外,只不過這些東西都是要用錢來購買游戲點卡的方式來支付的。

    現在流行的網絡婚禮,從開始申請登記到租用禮堂、購買婚紗、布置新房等等,整個過程根據購買物品的價格和豪華程度的不同,價錢在200至1000元不等。有的網站還會定期推出集體婚禮,這樣的價格會便宜一些。“婚后”要維持一個家還需要不斷的投資,購買各種家庭生活必需品。而這些支出對青少年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有的孩子是靠偷偷攢下來的午餐費來支付“網婚”開銷的。

    社會學家:“網婚”游戲難有責任感

    從不少中學生那里常能聽到“今天你結了嗎?”“昨天晚上我剛離。”這樣的話。他們這樣談論自己的“網婚”,司空見慣。類似這種情況的中學生不在少數,他們在網絡上談情說愛,愉快地享受著二人網絡世界的甜蜜。有的中學生在“結婚”以后,激情很快消失了,于是雙方便“離婚”。他們中有的人已經“二婚”“三婚”了。

    “網婚”雖是游戲,當對中學生來說危害不小。就此,記者采訪了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員王來華。他認為,網絡婚姻對青少年危害不可低估,這種現象主要是青少年為了緩解壓力所致。目前,升學、就業壓力使部分青少年的心理負荷過重,他們渴望逃避現實輕松生活,并通過虛擬空間來找到心靈伴侶,放松自己。

    除此以外,當今獨生子女的人際交往能力弱,責任感淡薄,也為“網婚”的流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從青少年發育的角度來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急躁,有很強的逆反心理,情緒極不穩定。

    在“網婚”中,青少年普遍認為在虛擬社區里可以不必受任何社會道德的約束,這種理想化的網絡生活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落差將造成人格分裂,這是一種潛在的傷害。

    此外,玩慣了“網婚”游戲,非常不利于青少年責任感的培養。網絡婚姻與現實婚姻相差無幾,現實婚姻的一切模式幾乎都可以在網絡婚姻中找到,但唯獨沒有現實婚姻的責任感。

    參加“網婚”的青少年都以自己為中心,他們衡量能否結婚的標準也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兩人覺得合適就結婚,出現問題就離婚。這樣會使青少年對家庭、婚姻的理解產生扭曲,青少年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鍛煉與異性相處的能力,為將來真正的婚戀做準備,而網絡婚姻提供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標準,這會讓青少年在今后真正選擇伴侶時有誤解,對真正的婚戀失去責任感。

    王研究員說:“歸根結底網絡婚姻其實就是靠點擊鼠標來完成的。現實婚姻所遇到的家庭瑣事可能在網絡婚姻中不會出現,這樣會讓青少年對婚姻有錯誤的認識。會使婚姻在青少年心中形成超現實的模式,造成今后在現實婚姻中產生巨大落差,從而導致日后的現實婚姻容易破裂。”

    網絡婚姻容易產生網癮,消磨青少年的意志。青少年容易沉迷于這種虛幻的世界,尤其是家庭缺少溫暖或學習壓力較大的孩子,網絡中的美好和虛幻對他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使他們失去正確的判斷力。長時間上網可以誘發網癮綜合征的發生,給正在求學的學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何防止“網婚”侵害眾多青少年

    天津市永紅醫院網癮戒除中心天津分院主任高志峰介紹,目前,避免或者消除“網婚”對青少年的影響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家庭教育、引導是最重要的。面對越來越多的“網婚”青少年,家長首先應調整心態,及早發現孩子“網婚”,但不要一味地認為孩子學壞了。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當孩子提出一些與婚姻或性有關的問題時,這表示孩子有可能已經涉足“網婚”。

    此外,“網婚”的孩子上網時間會比較固定。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上網,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陪伴孩子成長,這樣也有利于提前給孩子灌輸一個良好的婚姻家庭價值觀。如果孩子因過于沉迷“網婚”出現一些反常情緒,家長就有必要帶孩子去接受心理咨詢或治療了。

    什么是網絡婚姻?

    “網絡婚姻”簡稱“網婚”。一般是指網絡用戶利用網絡虛擬婚姻的一種網絡行為。“網婚”雙方通過網絡,利用語言、圖片創造出來的刺激場景和虛擬溫情,毫無遮攔地談情說愛。雙方的所有交流只局限在網絡虛擬社區。網絡婚姻需要的道具很簡單,一臺電腦,一根網線,上網找到一個虛擬婚姻的網站,找到自己喜愛的虛擬愛人,“網婚”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