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是否應辭職
2006-04-03
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是否應辭職
2006年3月20日 來源:證券導報
編者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有不少失誤,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沒有更好地解決教育問題,成為溫總理心頭之痛,也讓眾多群眾憂心如焚。
本報從本期起推出肖華先生時評專欄。首期文章即對教育問題進行長篇探討。一家之言,供關心中國教育的有識之士參考。
●聯合國的考察官員離開時拋下一句把所有在場者噎住的評價:“在保證教育權利方面,貴國連非洲的烏干達都不如!”'
●高考改革滯后除了導致非常嚴重的惟分數論和素質教育難以推廣外,還存在著地區高考不公平以及由此產生的高考移民現象。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介紹近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有關情況時再次重申了“中國的教育是成功的”觀點。王旭明指出,“判定中國改革是否成功的標準,是這個教育改革是不是中國的絕大部分人從中受益了,如果是絕大部分人受益的話,就是成功了,如果絕大部分人沒有受益的話,那就是失敗了。中國教育在2005年兩級人口初中覆蓋率和毛入學率有95%。還有,高中階段,我們國家目前已經超過3800萬人,高中入學率已經達到50%。大學生毛入學率達到21%,實現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王旭明充分肯定了人民群眾在教育中的“貢獻”:“過去廣大人民群眾用他們的力量,包括錢財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今后,中國教育事業要發展的話,仍然離不開廣大人民的支持、幫助。從這個意義來講,我來判斷中國教育事業是成功的”。而王旭明關于清華北大是有限教育資源,只有有錢人才能上的言論,更引起一片嘩然。
根據社科院發布的《2005年:中國教育發展報告》對2005年中國教育滿意度的調查表明,77.8%的公眾對教育的總體情況“很不滿意”、“不太滿意”,總體滿意度分值僅為35.28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