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有6000余人參加的題為“80年代獨生子女的孤獨與親情”的調查顯示,61.3%的人認為,獨生子女更孤獨寂寞,幸福與悲傷很難與人分享;66.9%的人希望家中能有兄弟姐妹與自己做伴。
“孤獨”是掛嘴邊最多的一個詞
中國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現在已有近1億被戲稱為“小皇帝”的獨生子女出生。其中,“80后”一代獨生子女已經長大成人;第二代“90后”也進入了花季年齡。盡管對于他們中的大多數而言,和父母的親情仍然十分緊密,但與以前那種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傳統家庭模式相比,獨生子女們更加孤獨寂寞。
更注重朋友和友情
在信息化的現代社會,網絡是中國獨生子女們與朋友交流的重要方式,網上交友、聊天成為他們當中的流行時尚。而這種虛擬的溝通方式由于更容易偽裝和欺騙,又讓他們不得不防,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交友的謹慎。
渴望被理解又對建立親密關系疑慮重重,獨生子女一代對待世界的矛盾做法讓不少人感到困惑。有社會學家分析說,中國的獨生子女接受的是正規(guī)傳統的教育,父輩的道德準則還是他們潛意識里的金科玉律。同時,大量的外來文化、生活方式、道德行為準則也給他們帶來了沖擊。因此,在他們的人際交往中,表現出兩種文化的交錯影響。
普遍崇尚美好的愛情,重視婚姻
最考驗獨生子女們“情商”的無疑是愛情和婚姻,第一代獨生子女如今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調查顯示,他們普遍崇尚美好的愛情,重視婚姻,與上一代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們對感情獨立的要求更為強烈,對婚前性行為的接受程度更高、觀念更開放。
獨生子女們需價值觀的引導
在“小皇帝”的父輩和社會學家看來,亟需對處在社會轉型期的獨生子女們進行價值觀的引導。目前,中國正在進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為榮、八個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日前表示,青少年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他們明辨是非、美丑、善惡,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
天津社科院的
【轉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