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兒童多動癥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渙散,并伴有學習困難和行為障礙等特征,多動癥的弱智兒童由于對視、聽、觸、嗅、味、平衡等感覺器官得到的信息不能進行很好的組織與分析,從而出現整個身體不能協調運作的現象,即感覺綜合失調。這種現象在弱智兒童中很常見,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ytes把感覺綜合失調分為:身體運動障礙,空間知覺障礙、前庭平衡功能障礙、聽覺語言障礙和觸覺防御障礙等。

對于弱智兒童多動癥的治療,常用的方法是讓弱智兒童服用中樞興奮劑(苯丙胺、哌甲酯即利太林),這雖然使其趨于安靜少動,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服用這類藥物對弱智兒童有副作用,甚至加重弱智兒童的智力遲鈍程度等現象。在目前尚無理想特效藥可治療的情況,我在體育康復訓練課中是通過運動療法――即感覺綜合訓練來進行矯治。運動療法不是直接訓練弱智兒童的學習和認知技能,而是基于學習障礙是由于大腦組織協調功能不良的認識,提出加強對感覺器官的訓練。特別是對前庭平衡和觸覺的r>
對于弱智兒童多動癥的治療,常用的方法是讓弱智兒童服用中樞興奮劑(苯丙胺、哌甲酯即利太林),這雖然使其趨于安靜少動,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服用這類藥物對弱智兒童有副作用,甚至加重弱智兒童的智力遲鈍程度等現象。在目前尚無理想特效藥可治療的情況,訓練,使弱智兒童能綜合這些感覺,并能作出適應性反應。實施訓練之前,我先查清弱智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和感覺綜合失調程度,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可行的訓練計劃。
感覺綜合訓練方法類似于游戲,但又不等同于游戲。有條件的學??梢M感覺綜合訓練的設備和技術,針對弱智兒童學習能力發展不良的問題設置用以增強注意力、記意力、想象力的特殊訓練器材,如瞬時記憶、空間知覺、數字推理、迷宮測驗等。讓弱智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控制自己的身體感覺,提高視覺、聽覺、平衡覺及運動協調的能力。
我在教學訓練中常用的方法有:
1、滑板游戲 由一塊木板和四個輪子組成的滑板,可向任何方向自由轉動,讓弱智兒童俯臥在滑板上,當滑板滑過地板或滑向斜坡時,利用身體來對抗阻力。滑板運動促成的感覺刺激和運動反應是弱智兒童的坐下或站立時所不能達到的。做完滑板運動后,弱智兒童通常感到心神集中。
2、平衡木站立、爬行、走動 在老師的保護下,讓弱智兒童在平衡木上站立,向前爬行,來回走動,重復數次。
3、木馬旋轉 弱智兒童坐在木馬上,由老師轉動木馬,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六圈,逆時針方向旋轉六圈,交替重復數次。
4、爬樓梯 讓弱智兒童小跑上樓(三層樓為宜),然后走下來,反復多次。
5、滾圓桶 準備一個大圓桶,讓弱智兒童爬在桶內,老師慢慢向前滾圓桶,弱智兒童為保持自己身體平衡而不停地爬動。
6、跳蹦床 讓弱智兒童在蹦床上跳躍,20分鐘左右。
7、袋鼠跳 讓弱智兒童站在布袋內半蹲著,雙腳合攏,像袋鼠一樣一步一步地向前跳動,重復多次。
8、滾輪胎 讓弱智兒童在1米寬的跑道上滾輪胎,控制輪胎不能滾出路道外。
以上運動可輪換進行,也可根據弱智兒童身體和訓練條件等情況選擇其中幾項進行。在訓練時,教師要防止弱智兒童產生恐懼和厭煩心理,讓學生自始自終保持愉悅的心情,才會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