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清叔叔,我已經失學半年了。家里為了我上學,把唯一的一頭生小豬的老母豬賣了,我們家一樣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所有的加起來也不值200元,收到你寄來的錢,可把我樂壞了,我終于又可以上學了……”昨日,記者看到,像這樣讀起來讓人鼻子發酸的信,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已經收到了幾百封,昭通市巧家縣山區結對幫扶的貧困生寫來的感謝信裝了半麻袋。
昆醫附一院開展的“拯救輟學兒童活動”,4年來已為貧困生捐款145471元,捐贈衣物3868件,投入9萬元為貧困山區建立學校和村衛生室。巧家縣藥山鎮有290名需要幫助的中、小學生,醫院就主動承擔了209名,并建立長效幫貧機制,每名小學生每年將得到200元的救助,確保不讓一名兒童失學、輟學,直到他們讀完初中和高中。這種行為不但在全省,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附一院骨科主任趙學凌一個人就認領了7名困難兒童。趙學凌說,“這些孩子真的很苦,在學習的同時還要幫助家里放豬、打豬草。孩子們很聰明,就是家庭條件太差,讀不起書,他們需要社會關注。少抽一包煙,少消費一點,對于我們來說也沒有什么,可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就不一樣了,也許這將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說不定這些孩子將來會改變貧困山區落后的面貌。”趙學凌的話很樸素,而為了這7名孩子不再輟學,他一寄就是1000多元。
“醫院將把愛心活動進行到底。”附一院副院長馬林昆表示,巧家縣藥山鎮是附一院的扶貧對象,醫院不僅要讓這些孩子讀書不犯愁,還要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醫院向巧家縣衛生局無償援助價值50萬元的醫療器械,投入9萬元為藥山鎮援建3個村衛生室。在讓山區兒童上學不再難的同時,還要讓山區群眾看病也不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