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在北大學生江燕敘述了孩子在北京的遭遇以及北大學子所提供的幫助后,4名賣花女童的家長,均爽快地答應了簽定委托書的要求。
“能讓孩子讀書,還有不愿意的!”賣花女童王秀秀的父母說。在場的村民也都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家里困難,沒有人愿意不讓孩子讀書。
10分鐘獲得授權
昨天下午兩點半,經過20多個小時的車程,江燕來到了王秀秀曾經就讀的安仁縣華王鄉東橋小學。
小學的老師對王秀秀和劉艷均有印象。曹校長說,王秀秀的家長告訴他們,秀秀轉到別的學校里去了。“沒想到是賣花去了。”
隨后,對兩家情況比較熟悉的賀老師,陪同江燕一道到了秀秀家。
秀秀的父親見到江燕,就拉著江燕在自己的屋子里轉。“我們家就這樣,我該怎么辦?”他指著破了的房梁,紙糊的窗戶對江燕說。
而一提到劉艷家,村民的第一句話都是:“太窮了”。村民說,劉艷家的房子在去年已經倒掉了,鄰居看著可憐,把房子借給她家住。房子里除了一張單人床和桌子外沒有任何家具。
劉艷的父親在廣州做小工,據說一年掙不了一千塊錢。家里只剩下母親和弟弟。
見到秀秀的父母,江燕說明了來意,并代表北大“護花”小組承諾,將承擔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的所有學費,每個月給每個孩子一百元的生活費。秀秀的父親聽說能夠資助孩子上學,一直點頭說“我愿意我愿意。”
聞訊趕來的劉艷母親也說,一定讓孩子回來上學。
之后,江燕拿出了起草好的委托書,委托書的主要內容是授權他從北京帶回四個孩子。秀秀姐妹的父母、劉艷的母親相繼在委托書上按下了手印。從江燕開始敘述到協議簽定,整個過程大約十分鐘。
看孩子賣花DV父母流淚
簽訂協議之后,江燕拿出了在北京拍攝的孩子們的DV和照片。聽說可以看到女兒,劉艷的媽媽立刻激動起來,擠到筆記本電腦的前面,一直盯著屏幕。秀秀的父母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坐在凳子上聽江燕講拍攝經過。
在看到DV里的孩子在深夜里追著行人叫賣時,秀秀的父親眼睛里溢出了眼淚,他立刻低下了頭;在看到照片里的女兒,伸出的雙手滿是皴裂的痕跡時,劉艷的母親捂著嘴抽泣起來。之后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向村民念叨著:“我孩子的手凍裂了,我心疼。”
捐款交由鄉小學監管
昨天晚上,江燕開始考慮如何來監督捐款的使用,“要保證我們從北大畢業之后也有人管這筆錢。”
昨日傍晚,湖南省安仁縣教育局副局長歐陽先生特意與江燕見面,并向江燕建議,可以把捐款交給華王鄉中心小學。他說,教育局下屬的鄉中心小學都有賬號,捐款打到賬號里面會有專人監管,每年都有報賬。歐陽先生稱,縣教育局將每年都對這幾個孩子的讀書情況寫成書面的材料,交給北大“護花”小組。
對此,江燕表示同意,并決定與鄉中心小學簽訂協議,將相關捐款打到該校的賬號上。江燕認為,這種方式能夠對四個孩子的學習有幫助,而且保證了專款專用。
-調查
最多時一村十余女孩成花童
東橋村隸屬貧困縣貧困鄉,女孩外出賣花成掙錢途徑
湖南省安仁縣華東橋村,位于湘南丘陵地帶,屬于省級貧困縣貧困鄉里的一個小村莊。該村支部書記曹先生介紹,村子里每人有4分地,只能種水稻,靠種地一年收入只有兩三百塊錢。平時生活的主要來源就是出外打工。
曹先生說,有壯勞力的家庭,通常會去廣東打工,有的家庭實在沒有辦法,就會讓孩子出去掙錢,補貼家用。賣花,算是女孩一個比較好的掙錢途徑。現在整個村里賣花的女孩只有這4個,但是在以前,最多的時候能達到十多個。
村民稱,從1998年開始,很多貧困家庭的女孩被“老板”帶走賣花。“一年大概都會帶出三四個”。村民曹遠峰和帶走女孩的老板比較熟悉,他說,老板都是以兩種理由來說服村民:在外面可以賺到很多錢,可以見世面讓孩子們學到很多知識。
曹遠峰說,村民們一開始都相信老板的話,認為孩子們在外面過得很好。但是慢慢地不斷有孩子偷偷打電話回來,向家人哭訴很苦。有些村民覺得上當了,就讓孩子回來,不讓孩子再出去了。
村民口中的老板叫劉建國,在村民的眼里,這是一個神通廣大的人。經常到各個村莊轉悠,知道哪個村民家里困難而且有女孩之后,就會上門勸說。曹遠峰說,這個老板手里有很多條線,他帶走的女孩除了北京,深圳、廣州以及福州等大城市都有。
“現在除了家里實在揭不開鍋的,很少人愿意把孩子送到老板手里了。”曹遠峰說這四個女孩子的父母“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文字 本報特派湖南記者張寒 本報記者耿小勇 王申
本報訊昨晚7時許,北大“護花”小組的成員得知了江燕拿到賣花女童父母的委托書的消息。他們將于今天聯系海淀婦聯等單位,將5名賣花女童從住處接出來,送回湖南老家讀書。同時,為5名賣花女童募捐學費的工作也在籌備中。
今天接賣花女童回家
“拿到委托書就好辦了。”昨晚,北大學生張海洋、閆翠翠、賴宇鷗得知江燕拿到委托書非常高興。張海洋說,昨天凌晨1時,他又去海淀體育館附近看望賣花女童。李月告訴他,前晚出來賣花時,5名女童都給各自家里打電話,告訴父母想回家讀書。
張海洋等學生商量決定,讓江燕將委托書傳真到北京。加上此前“護花”小組成員譚之京已拿到賣花女童李月養父母的授權,今天,他們將聯系海淀區婦聯等部門,一道去西苑出租屋和“姑姑”兒子談判,將5名賣花女童接出來,送回湖南老家讀書。
5孩子6年需3.6萬元
北大學生賴宇鷗說,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為賣花女童募捐學費。他稱,同學們正考慮在學校內募捐還是面向社會募捐。明年中西部地區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單單按每個孩子每月100元生活費計算,現在5個孩子基本上都讀四年級,資助她們到初中畢業需要3.6萬元,“我們肯定會盡全力,但我們畢竟是學生。”賴宇鷗擔心,短期困難好解決,關鍵是可持續性問題。
賴宇鷗稱,理想的狀態就是5個單位、個人或家庭與這5名孩子簽訂協議,資助她們完成義務教育。“資助一個孩子6年需要6000元,對于北京家庭負擔不是太大。”他說,如果有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資助,會更好辦。
賴宇鷗表示,他們肯定保證社會資助一分不少地用到孩子的教育上,希望全社會伸出援助之手救助這5名賣花女童。
-對話
“知道她想讀書,我沒辦法”
秀秀父親表示,孩子回來就讓她們讀書
此前王秀秀曾說,父親是因為喝醉了酒才讓她外出賣花的。昨天,王秀秀父親的身上,有明顯的酒氣,村里人說,他天天喝酒。
新京報:想兩個孩子嗎?
秀秀父親:想。怎么能不想呢。可是我們家就是這個情況,我沒辦法。
新京報:秀秀說你是因為喝醉了才送她走的,是嗎?
秀秀父親:孩子想錯了,就是不喝酒也會送她去的。家庭這么困難,只能讓她掙點錢。
新京報:聽說麗麗走的時候,都要上5年級了,為什么不讓她念完呢?
秀秀父親:當時要讓她念完就要貸款給她讀書。孩子不樂意,她說家里窮就不念了,不讓貸款。我知道她想讀書,可家里這樣的情況,沒辦法。
新京報:知道孩子在北京的情況嗎?
秀秀父親:知道。孩子有時候偷偷打電話回來,跟我們說老板打她。我也心疼。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
新京報:孩子回來讓她們讀書嗎?
秀秀父親:讓。原來是沒錢。現在有錢了,咋不讓孩子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