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歲,正值多夢的花季。然而,一個叫楊英詠的孩子沒有。在12歲那年,他和媽媽被父親拋下。從此,他學會了周末背起小木箱上街給人擦皮鞋掙錢養家;他必須在每天放學之后承擔起一切家務,包括照料雙目失明的媽媽;他沒有穿過新衣服;他能記起的惟一美味是過年媽媽讓他花2元錢買了一碗他一直盼望的炒米線……
苦難收走了他的花季,卻給了他一雙堅強的翅膀飛向藍天和陽光。
靠擦皮鞋賣廢品養活盲母
他很小跟隨父母從重慶來到昆明,父母分別給人打工。上小學三年級時,母親蹬三輪送貨從車上摔下,視網膜脫落,雙目失明,全家只得靠父親一個人的收入度日。
2003年9月的一天,父親說要出門打工,便踏出家門,再無音信。那天晚上,楊英詠對自己說:“我要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媽媽!”
他做了一個擦皮鞋的小木箱,每到周末,便背著小鞋箱上街給人擦皮鞋,擦一雙鞋能掙一角錢。他還到垃圾箱撿別人扔棄的塑料瓶等廢品去賣。平均下來,他一天能掙2元到3元錢,除去繳納房租水電費,他和媽媽每月的生活費僅有6元錢。他們的飯碗里一年到頭是土豆菜葉煮稀飯。
媽媽的簽字讓他懂得“永不放棄”
穿過一條狹長的巷子,記者看到了楊英詠的家。房間破舊昏暗,一只煤氣爐、兩只碗、幾個矮小的塑料板凳……一張上下鋪的木板床是這個家里最好的家當。
楊英詠告訴記者,看不見的媽媽無論苦到何等程度,每天一定要做的,就是摸索著在他的作業本上“家長簽字”一欄中寫下自己的名字,這讓楊英詠領悟了什么叫“永不放棄”。
2004年秋天,楊英詠小學畢業,他接到了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學的錄取通知書,他對媽媽說:“我一定要靠讀書才能走出來!”
2005年春節期間,楊英詠在大街小巷撿了許多花炮賣了180多元錢。新學期開學,他把這些錢和平日攢的錢湊成200元興奮地拿給老師交學費。那一天,楊英詠笑得燦爛極了……
“等我長大了,掙錢養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