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
吹氣球、伸胳膊、伸腿成了小欣月這幾天的必修課,為了迎接第二次手術的到來,小欣月在醫生的指導下緊張地做著術前準備。醫生和護士對小欣月的照顧也特別精心,除了為她配餐,還準備了不少水果。醫生說,如果沒什么變化,小欣月的手術將在本周三之前進行。
鍛煉身體增強體力
昨天(9日),小欣月的病房內不斷傳出笑聲,原來醫生在給小欣月做吹氣球、伸胳膊等鍛煉。醫生告訴欣月,一定要好好地鍛煉,增強體力,以便迎接第二次手術,等她病好以后,好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到天安門廣場“再”去看升旗。
已能承受再次手術了
欣月的主治醫生周強說,欣月的身體恢復得很好,目前她身體機能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正常,已能承受第二次手術。欣月第二次手術成功之后,還需要住院觀察一段時間,然后根據她的身體狀況采取放療和化療。
《魯豫有約》采訪欣月
香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節目知道小欣月的事情后,昨天特派記者來到北京,對小欣月目前的治療情況進行了采訪。為了將小欣月的事情進行詳細地報道,昨日香港鳳凰衛視的記者已趕往長春進行多方采訪。
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播出了“這個世界需要熱心腸”的談話節目
4月9日晚6時10分,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播出了“這個世界需要熱心腸”的談話節目。此次談話節目談論的主題是本報與千名熱心讀者為盲女小欣月圓國旗夢的感人故事。
當演播間的大屏幕里出現小欣月那張微笑的小臉時,現場的幾十名觀眾以及工作人員都感動得流出熱淚。所有人都被小欣月的國旗夢感動了。城市晚報記者與讀者一同做客演播間,向全國觀眾們講述了這個美麗謊言的始末。節目剛剛播完,城市晚報北京特派記者的電話就響個不停,幾十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和觀眾都迫切地詢問小欣月的近況。“您好,我是山東的觀眾。小欣月現在醫院治療的怎么樣了?她會好起來嗎?”“我是上海市民,醫院在近期會為她進行手術嗎?”“我是北京市民,我的孩子和欣月一般大,您能告訴小欣月現在的近況嗎?”北京市一名小學5年級的孩子李剛在電話里對記者說:“我真心希望欣月能早日康復起來,我好要陪她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在電話中,所有人都希望欣月能早日康復。
城市晚報攝影記者守侯欣月床邊不舍離去
主持人:這張照片我們在《新聞聯播》上也看到了,這是誰拍的?
陶彬:這是我們攝影記者趙禹拍的。他每次拍照時都特別小心。五星紅旗升起時,國歌聲很大,欣月雖然看不見,但她特別聚精會神。我們的攝影記者在升旗儀式結束時跟我說:“你知道么,我的眼睛是濕的,當時鏡頭前一片模糊,我真怕拍不好這張照片!”以往每次拍照,他都會有很多遺憾,他都會留下一些遺憾,但是只有這一次,他覺得自己一點遺憾都沒有,因為那一天,即使他一張照片也拍不下來,他也是特別幸福的。原本趙禹要一起來的,但他真的舍不得那個孩子,在我上節目前,他剛剛給我發了張圖片,就是欣月躺在床上的照片。
小旗手的最大愿望就是去北京天安門看升旗
主持人:你覺得就是這樣的眼睛打動了你?
陶彬:是的,我剛剛和她接觸時,我們只是接到了她父親的一個電話,說他女兒生病了,這時候是我們熱線部接到的這個電話,我就給他回了一個,當時我跟欣月的父親說“我可不可以和你的女兒在電話里說兩句?”當時欣月在電話里的聲音特別清脆,她說:“阿姨,你好!阿姨,救救我,我想上學!”我感覺這句話震撼了我,我跟欣月說:“明天早上我肯定會出現在你家?!钡诙煲辉缥揖腿チ?,我和趙禹,還有我們一個實習生叫王笑笑,我們一起去了。當時一進屋時,欣月家只有兩個老舊的木頭箱和一個小的電視機。當時欣月躺在炕上,她眼睛看著天花板,我看見孩子的眼睛特別亮,我當時甚至在懷疑,她是不是沒有失明,我就過去用手在她的眼前晃了兩下,但她一點反應都沒有,我當時就感覺心里很難受,于是我問:“欣月,你喜歡什么顏色?”她說:“我喜歡紅色?!蹦莻€時候她說話還很流利。后來,我問她:“如果有一天你能看見了,你最想看到什么?”她說:“天安門!”當時我感覺特別振奮,一個8歲的孩子,我本以為她會說“想看見爸爸、媽媽”。她父親就跟我說:“我女兒是個小旗手,特別渴望上學,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去趟北京?!钡敃r他只是說說,因為他知道這個夢想對于那個家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離開他家時,注意到他們家的小巷子特別窄,欣月的父親擦著眼淚在往前走……回到單位我們就刊發了《絕癥使她再也看不到升旗了》這篇報道。隨后我們跟幾家醫院取得聯系,但醫生都稱“這個病沒有治愈的可能。”
眾多好心人各有角色一路編制謊言到“北京”
主持人:可能很多北京的朋友不太了解,因為好多人沒去過長春,我們特意從她們報社要來一張地圖。我們可以按著順序來看一下,你看到一號的那個標志叫人民廣場,人民廣場就是陶彬工作的地方。早晨幾點?
陶彬:7點多,當時已去了很多人。
主持人:劉菲當時背什么臺詞?
劉菲:我背的都是北京的一些景點,像天壇、故宮……一些大一點兒的景點。
主持人:你當時在集合時,是不是心里也要不斷地背這些詞?
劉菲:不光是集合前,我接到通知確定這個路線后就一直再背,生怕有一點錯誤。
……
主持人:你們還有臺詞呢?你當時用什么方言講的?
呂宏:我用的天津話,為什么用天津話呢,小欣月是東北人。如果我說東北話呢,她以為還在東北,可是我要說北京話呢,她以為到北京了。
主持人:在車上,因為你們要模擬凌晨兩點出發,欣月的眼睛有沒有光感?
陶彬:有。我們當時的采訪車上有窗簾,在她沒有上車的時候就把窗簾事先擋好了。
主持人:今天現場我知道有一位朋友從長春來的,她在那輛公交車上她就扮演著來北京玩兒的游客,劉曉彤和古麗胡瑪爾。古麗胡瑪爾你是哪里人?
古麗胡瑪爾:我是新疆人……在車上我刻意說方言,在那背“小姑娘你太漂亮了,你太可愛了”,跟她用維語說一些話。
主持人:但你在旁邊哭是因為什么?是因為你緊張嗎?
古麗胡瑪爾:不是緊張,抓她的手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但我一定讓她相信那就是天安門,真正的天安門。
“欣月童話”感動中國
主持人:這一路上,小欣月特別高興,其實到了賓館以后你們真正把小欣月放到招待所的房間的時候,她是不是依然特別開心?劉菲,當時你陪著她嗎?
劉菲:對,當時我跟她一起進的房間,那個房間就像普通的招待所一樣,就是兩張床的那種,那個床非常軟,她家挺困難的,是那種炕,特別硬,當時她爸爸把她從輪椅上抱下來放在床上的時候,她特別開心,她說“這個床是軟的,用手一按軟軟的那種感覺”。她以前可能沒睡過,沒躺在過那種軟的床上面。
主持人:在整個過程里邊,其實這件事情結束以后,我覺得給好多聽到過這些事情的人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為一個女孩子的心愿參與到其中來,我當時在網上隨便點擊了一下,就有很多網友的留言。(來源:城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