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9日,央視國際《每周質量報告》披露,目前,我國很多突然耳聾的孩子都是由于生病時濫用抗生素造成的。據調查,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總體聾啞兒童的比例高達30%至40%。也就是說,1000個聾啞兒童中,我國就有300至400個是因抗生素致聾的。
個案
喝慶大,兩兄弟都聾了
[專家聲音]專家介紹,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很容易傷害兒童的聽覺神經造成永久性耳聾。
北京同仁醫院臨床聽力學中心主任醫師陳秀伍告訴記者:“耳蝸和蝸神經,就是聲音從耳膜傳到大腦的一座必經的橋梁,濫用致聾性藥物的結果就是使得這個通路中斷了,就相當于我們這個耳蝸受到了損傷,橋梁中斷了,患者聽力也就下降了。”
在北京市聾兒康復中心里,120多個聾啞孩子在接受聽力語言康復訓練。他們有一半多是在幾年前甚至半年前突然變聾的。這些突然變聾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同的經歷:耳聾前,都曾經打過針輸過液,用過同一類藥物。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不幸還在接二連三地發生。不久前,一個8個月大的新疆小男孩在北京同仁醫院被專家確診為抗生素致聾。令人遺憾的是,小男孩4歲的哥哥,兩年前因為同一種病而使用同一種抗生素致聾。當時孩子媽媽帶小男孩到醫院去看病時,大夫說,那給他喝點慶大霉素吧。孩子媽媽說,我們家老大就因為喝慶大霉素耳聾了。當地的大夫說的,不可能!沒聽說過這種現象。給他喝吧,結果喝了沒幾天,就發現這個老二對聲音沒有反應了,別人講話他都沒有反應了,第二個孩子又聾了!
天天吃,竟把命吃丟了
[專家聲音]衛生部細菌耐藥監測機構的專家告訴記者,細菌也是生命體,在抵抗抗生素的殺滅作用時,會產生耐藥性。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抗生素頻繁刺激細菌,使細菌迅速耐藥,甚至任何一種耐藥菌都有可能發展成為超級耐藥菌。長期下去,抗生素越來越失效,很多感染性疾病將無藥可治。所以說,人一旦感染那些超級耐藥菌就意味著一只腳跨進了鬼門關。
北京的一家知名醫院曾經救治過一位年輕的患者,盡管醫生竭盡全力為這位患者試用了多種類型的抗生素,都遏制不了病情的發展,即便藥效最強的萬古霉素抗生素,對這個患者也沒有效果。患者最終死亡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患者快速死亡的呢?在征得死者家屬的同意下,專家們對尸體進行了醫學解剖研究,然而檢查結果卻出人意料!尸體解剖發現,他的體內存在著大量的耐藥菌的感染,而且這些耐藥菌是目前使用的這些抗生素都沒效的!
出人意料的是,這種能耐多種抗生素的細菌竟然是死者自己買抗生素吃出來的。據了解,由于死者每天在單位食堂吃飯,他顧慮單位食堂不干凈,所以,每次吃完飯以后都要吃兩粒抗生素。天天吃,日積月累,最后就出了問題。
調查
一生病,醫生就開抗生素
[專家聲音]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永佩說:“我們不合理用藥還是比較嚴重的,住院病人現在抗菌藥物的使用率超過了60%,抗菌藥物在門診的使用率超過了25%以上。
而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對抗生素銷售情況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我國80%以上的藥品都是通過醫院賣給消費者的,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一些醫院藥品中所占的比例長期居高不下。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住院患者和重病手術患者會用到抗生素外,醫院普通門診也常常會使用到抗生素。記者以最常見的感冒為例,對醫院門診抗生素用藥情況進行了進一步調查。
北京的漆女士覺得自己得了感冒,決定去醫院看病。記者對她求醫的過程作了記錄。漆女士驗了血,血相正常,她先后去了包括三級甲等醫院在內的幾家醫院,只有一家醫院的醫生告訴她,不需要吃抗生素。
記者注意到,給漆女士開出抗生素藥物的這幾家醫院,醫生首選用藥都是抗生素,開出的抗生素各不相同,有阿莫西林、菌必治、歐意、新羅達、羅紅霉素等。
記者調查發現,漆女士的遭遇并非是特例。有關部門去年專門委托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對全國三級甲等醫院臨床使用抗生素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我國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率和用藥量明顯偏高。
違章賣,市民看成萬能藥
[專家聲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博士鄭波介紹,抗生素是個非常專業的藥物,說明書上的內容是非常有限的,非專業人士僅憑說明書是無法正確合理運用抗生素的,這樣非常危險。
按照國家要求,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必須憑處方購買。但是一些市民告訴記者,他們就算沒有任何處方也能在一些藥店買到抗生素。
在調查當中,記者發現除了一些醫生的不合理使用原因外,人們對抗生素人士的誤區,藥品銷售環節的違章操作,也加劇了抗生素的濫用和不合理使用。
記者隨機選擇北京的一些小區,對市民接觸抗生素的行為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接受調查的30戶普通家庭中,70%的調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經常備有抗生素,九成以上的家庭都知道抗生素,但有將近一半的家庭并不真正了解抗生素的用途,其中部分家庭甚至錯誤地認為“抗生素是萬能藥,可治百病;越新越貴效果越好。近一半的家庭都有直接從藥店購買抗生素并根據說明書吃抗生素的習慣。
糾紛
過度用,老人感染死亡
[專家聲音]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副所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制訂專家組成員肖永紅說,早在2004年8月,我國就已經頒布實施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明確規定不能違規使用抗生素。但跨越底線的情況還是會經常發生。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了所有藥品的10%左右,而在我們國家最低的醫院占到了30%,有的甚至高達50%。問題還在于被不合理的使用了抗生素之后,大多數患者都不知情。這除了讓患者多掏了醫療費用之外,還給他們帶來了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一位老人在北京的一家三甲醫院做頸椎手術,入院時各種化驗及體格檢查均正常,手術做得很成功。術后第三天,血液檢查也未見感染。可是老人在被連續6天大劑量使用某種廣譜抗生素三代頭孢菌素后,病情急劇惡化,腹瀉得不到控制,突然病危。盡管醫院全力搶救,但已無力回天。
老人去世后,北京市西城區醫學會鑒定,院方“抗生素使用欠合理”,使患者出現菌群失調及肺部感染,最終導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老人的死亡“屬于一級甲等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