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內江姑娘身高只相當于一兩歲的嬰兒
19歲的內江姑娘身高只相當于一兩歲的嬰兒——62厘米,雖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生活,但她卻憑借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初中學業。昨天,這名成年的“嬰兒”在重醫兒童醫院矮身材中心告訴記者,她的最大心愿是病愈后考取清華大學。
出生時身高不足40厘米
昨天上午9點,當一名來自內江的中年婦女用背簍背著一個頭大、身子短的“女孩”出現在重醫兒童醫院矮身材中心時,立即引起圍觀。當中年婦女說這名“嬰兒”已經芳齡19時,更是讓現場群眾感嘆聲一片。
中年婦女名叫蔣孝英,背在背簍里的“嬰兒”是她的女兒邵玲。與記者談起女兒邵玲,蔣孝英的眼淚立即奪眶而出,嘴里一個勁地說:“對不起孩子,都是我害了她。”
蔣孝英和丈夫邵敏都是內江東興人,一個是鄉醫院醫生一個是小學教師。1986年,經過漫長的戀愛后兩人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家庭。
“當年,我就懷上了邵玲。”蔣孝英說,她在懷孕的時候患上了流感,并引起并發癥,但她還是堅持把邵玲生了出來。
邵玲是1987年3月12日出生的,蔣孝英說,當時生下來的時候,雖然邵玲的身高不足40厘米,體重只有5.5斤,但還是屬于一名正常小孩的范疇。
每周骨折一兩次
但漸漸地,蔣孝英發現女兒的腳沒有力量,而大腿也是卷起的。
悲劇發生在邵玲降臨20天的時候。這天下午,蔣孝英像往常一樣,和丈夫邵敏一起為女兒洗澡,當蔣孝英拉著女兒的小手穿衣服時,突然“咔嚓”一聲,邵玲的左手竟然斷了。
蔣孝英夫婦趕緊抱著女兒到當地醫院救治。醫生在進行仔細檢查后得出的診斷結論讓夫妻倆大吃一驚:骨質疏松,先天性成骨不全,軟骨病。
從此之后,邵玲每周都會出現一兩次骨折。為了幫女兒治病,蔣孝英夫妻走遍了全國各大城市,但結果卻讓人失望。
小矮人初中畢業
由于女兒不能走路,從4歲開始,蔣孝英和邵敏就輪流用背簍背著邵玲到幼兒園。6歲邵玲讀小學了,同齡人的課桌邵玲不能用,蔣孝英就親自找木匠為女兒做了一套特殊的課桌和板凳。
小邵玲非常懂事,學習也非常刻苦,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數學總是考100分,語文也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骨折一次需要一個月時間恢復,邵玲因此經常在家療傷,成績也開始慢慢下滑,父親邵敏就成了邵玲的家庭教師。
到邵玲小學畢業時,家里的經濟條件也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這時,東興中學一名姓夏的老師得知了邵玲的情況,讓她到該校讀初中。3年后,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每分鐘能打50個字
初中畢業后,在父母的勸說下,邵玲放棄了繼續讀高中的念頭。但這并不影響她繼續學習,經過培訓,目前邵玲每分鐘能打50個字。
邵玲告訴記者,2003年,在內江市中區網吧協會的資助下,她有了第一臺電腦。
當年,邵玲參加了殘疾人電腦免費培訓班。當她第一次接觸電腦時,由于手指短、力量小,經常按在鍵盤空位上。但頑強的毅力讓邵玲堅持下來了,不到一個月時間,邵玲便學會了五筆打字和簡單程序操作。
可能是成骨發育不全
昨天,矮身材中心雷培蕓教授為邵玲進行了簡單檢查后認為,邵玲可能是成骨發育不全,是一種先天遺傳疾病,其癥狀為多發性骨折、耳聾等。對于這種病情,目前除美國外,國內還沒有較好的治療辦法。
雷培蕓教授提醒廣大家長,最好每年對孩子進行骨齡檢測。該中心對500名孩子的骨齡研究表明,目前孩子生長發育普遍提前了兩年,男孩18歲便停止生長,女孩平均16歲停止生長。
記者在離開時問邵玲,治好病后準備干什么?
邵玲說:“只要條件許可,我要考到北京去上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