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六年級小學生雯雯在三年級時從不主動和同學說話,也不和同學一起玩,很少參加集體活動。上課時,她不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她總是沉默;課間一個人坐在課桌前,在唉聲嘆氣中打發時光;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也不愿意請別人幫助,常常一個人獨來獨往,同學們都說她不合群,是一只孤獨的“小羊羔”。
案例分析
根據雯雯的這些表現,我認為雯雯可能患有輕微的孤獨癥。她這樣不主動與人交往的個性,使她在同學眼里顯得孤僻古怪,而別人對她的態度又加深了她的孤獨感。
從心理學角度看:孤獨通常伴有情緒和行為癥狀,孤獨的學生往往厭惡學習,在自悲自嘆、自暴自棄、頹廢彷徨中度日子。有的會因無法忍受孤獨的痛苦走上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的道路,有的出現心理變態,有的受不了被集體排斥的痛苦而滑入“問題兒童”的行列,因此,幫助孤獨的學生戰勝孤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引導技巧
為了幫助雯雯克服這一心理障礙,我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主動親近 親切鼓勵
孤獨的學生往往感到自慚形穢,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教師要主動親近他們,偏愛他們,幫助他們,針對他們某個方面的優點,鼓勵、鼓勵、再鼓勵,讓他們在鼓勵中看到自己也有令人喜歡的地方,看到自己的希望,然后嘗試成功。
二、培養自信 戰勝孤獨
心理研究證明:自卑是孤獨學生的一個較顯著的特征,而雯雯由于生長在一個破裂的家庭里,父母的離異,給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傷。她的生活和學習得不到家長的指導、幫助,學習成績漸漸下降,加上她長得比較胖,樣子不太好看,使她產生自卑感。我想,就雯雯的情況來看,幫助她在學習和生活上樹立自信,是克服她自卑、孤獨心理的關鍵所在。
我決定從雯雯喜愛唱歌這閃光點出發,給她創造成功的機會,讓音樂老師多輔導她練唱歌。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她參加了學校“六一”兒童節的歌詠比賽,并獲得了全校第一名。以后,她又參加了恩平市少兒歌唱比賽獲第一名,并被評上了市的“十佳”歌手。2002年參加中央電視臺主辦的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獲聲樂類少年組金獎。漸漸地,同學喜歡與她接觸,與她一起玩樂,她也與同學們一起唱歌、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變成了一只快樂的“百靈鳥”。
三、適度贊揚 熱情疏導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說:“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贊美。”贊美可以奇跡般地激勵人,使人在生理、心理上都振奮起來。
有一次,我在批改雯雯的作文時,盡管她寫得不好,但我在她的作業本上寫上了“有進步,請加油”6個字,她竟激動得晚上不能入睡。上課時,提問她一些簡單的問題,每當她答對了,我都會說:“你真聰明。”在教師不斷鼓勵和贊揚中,她的學習不斷進步,學期末考試成績名列全年級前茅。
現在,雯雯徹底變了,變得自信、開朗和樂觀,她開始熱愛同學,熱愛老師,熱愛班集體,并熱心為集體做好事,熱心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熱心與山區學校的同學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活動,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