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的專家透露,我國7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總體聾啞兒童的比例高達30%至40%,而一些發達國家只有0.9%的比例。也就是說,1000個聾啞兒童中,我國就有300至400個是抗生素致聾的,而發達國家還不到9人,相差懸殊。(4月9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在30萬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背后,隱藏著一條“利益鏈”。廣州某三甲醫院一位已有20年醫齡的醫生對記者說,抗生素藥品的回扣一般都高于30%,個別回扣低于30%的抗生素,如果加上學術交流、旅游、出國考察等因素回扣則遠遠高于30%。有些醫生每月僅拿回扣就過萬元。
濫用抗生素,特別是對兒童濫用抗生素的危害,作為醫生不會不知道。但他們為什么還是亂開亂用抗生素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據媒體報道,八成以上的藥品是通過醫院銷售,于是,藥越貴,醫生越愿意開,醫院越愿意進,而這當中的關鍵詞就是回扣。
早在2004年8月,我國就已經頒布實施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明確規定不能違規使用抗生素。為治理藥價虛高、抗生素濫用,2004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對100余種抗生素大幅降價;2004年7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施行“抗生素憑處方銷售”;從2005年10月10日起,22種藥品大幅降價,其中大部分是抗生素。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中,有10種是抗生素。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的費用占總費用的50%以上(國外一般在15%—30%)。抗生素難禁與醫生的30%回扣不會沒有瓜葛吧?
同時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遠不止造成30萬兒童耳聾上。由于抗生素不同于其他藥物,它會產生耐藥性,因此抗生素在為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已經越來越成為人類潛在的“殺手”。據介紹,平日拿來治病救命的藥物中,有半數以上已經成了“跛腳殺手”,哌拉西林、頭孢噻肟納、頭孢曲松納、頭孢呋辛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十幾種臨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藥率超過50%!如果再濫用抗生素,到時我們一旦生病真的是無藥可救了。
就當前來看,如果要規范抗生素的使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章立制,斬斷醫生回扣的“黑手”,讓有處方權的醫生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作為患者,也要多加小心,不要在家隨意購買抗生素自用;作為醫藥監管部門,則是要加大抗生素使用的宣傳和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