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性文化展應不應該向中小學生開放?如果開放,應該以什么樣的形式展現給青少年?學校和社會到底應該為青少年提供什么樣的性教育?
性文化博物館愿意向青少年開放,卻遭學校冷水
國內首個以"性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一年前落戶上海外灘觀光隧道。其中展出的400余件展品主要來自我國著名的性文化學者劉達臨教授。展覽涵蓋從原始部落時代以來各個朝代關于性文化的歷史文物,共分成10個部分,包括"原始社會性崇拜"、"性和文藝"、"婚姻與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性"等。
![]() |
長期以來,由于各方壓力,主辦方從未公開表示接受青少年參觀,在門口和門票上也赫然標出"未成年人在父母或教師帶領下,方可入內"的
![]() |
劉達臨認為,性不是骯臟的,下流的,性文化的展示可以推動社會學、教育學的發展。"目前,博物館擁有較為豐富的展品資源,也有性教育方面的專家,可以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自然的性教育,打破青少年對性的神秘感。性博物館完全可以作為青少年性教育基地。"
然而,展方的一廂情愿卻遭學校方面的一盆冷水。3月初,上海大同中學58位老師在校長和德育室主任的帶領下進入性文化博物館參觀,以考察性展覽是否可以向在校學生開放,作為學校性教育的一部分。但參觀結束后,大部分老師卻以"展品過于直露"為理由,對"性展覽向未成年人開放"投了否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