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的確是一個很令許多現代人恐慌而又迷惑的話題。曾和一位比較愛思考的女網友談論此事。她沉吟后敏銳地反問我:“為什么是換妻?而不是換夫?說到底不過是你們男人玩弄女人的新把戲!”我說:“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想體現男女平等,叫換偶也無妨。”她不同意,說動機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最終總是女人有更多的受傷。
她說(大意),換妻好象是向妻子坦誠,共同取樂,其實是變相拉妻子下水,來尋求更多的刺激。實質上和嫖娼一樣,都男人的自私,而不尊重妻子的感情。中國女性無論傳統還是前衛,骨子里絕大多數還是以婚姻牢固和愛情專一為人生支柱和幸福歸宿的。而性和感情在她們心上絕對是渾然一體的,真正重感情有理性的女人,誰會能把“做愛而不相愛”的性游戲,當作“春夢一去無痕跡”呢?我說,這種情況還是以女人依附于男人為前提的。男女平等了,是不是就能認可換偶了?”她也不直接回答:“有這種可能嗎?”我說,人們一直在追求,應該有這一天吧。
其實直到現在,筆者在反對換妻游戲上也很模糊。但明確反對兩種支持的意見,一是木子美的“婚姻調劑論”。木子美或許在追求與男性同等的一切權利,但擁有男權主義一樣的女權主義,視異性為玩物的“權利平等”是不足取的。而李銀河博士所說的,這種游戲是一種婚姻的補充,可以解決性疲勞。也不愿茍同。所謂的性疲勞,其實就是感情疲勞的表現。向外尋求解決,很象飲鴆止渴。是把激情更多地燃燒在不應該的他處,還能在家里回歸激情恢復疲勞嗎?很值得懷疑。
當下,也許我們自身的時代局限性,眾多學者和各界人士對這個新現象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意見相左不見得不是好事,一棍就打死很可能就是壞事。這就象百年著前的國人,難以想象今天我們認可的婚姻、愛情和性觀念一樣。現在我們也沒有足夠的理由來否定換偶不可以成為未來人們流行的生活和感情方式。那就把這個事件放到時間中來檢驗吧。畢竟歷史的每一寸進步,都是在艱難地挑戰當時人們根深蒂固的道德準則和觀念中前行的。真正的文明總會勝出,頹廢的行徑也不可能長久,現在,我們求同存異,在法律允許的框架里,各自維護自己的倫理道德底線和探求更人性和個性的平等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