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良好網絡道德,響應"文明辦網 文明上網"的大興網絡之風,新華網于4月19日上午10:00舉行"如何讓我們的孩子健康上網"嘉賓訪談活動,邀請著名專家、家長代表與大家在線交流,共同探討網絡文明問題。
訪談活動將在新華網多媒體演播室舉行。新華網將對此次活動進行文圖直播。期望廣大網友積極參與。
為使這項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取得實際效果,訪談期間,歡迎廣大網友就您目前所關注的網絡文明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也歡迎大家向嘉賓提問。
本次訪談主題內容為:
1,家長如何看待青少年上網成隱的現狀;
2,目前網上不文明、不道德行為的表現及危害;
3,網上道德失衡的原因;
4,未成年人面臨的網絡道德問題;
5,遏制網上不良風氣,建立文明網絡空間的對策。
訪談嘉賓將從網絡內容和服務提供者、網絡傳播者、網絡受眾、網民個人及政府管理部門等多角度,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并同網民在線交流。
【歡迎提問】 請由此進入論壇
特邀嘉賓:
陶宏開:美籍社會學家、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陶宏開簡歷: 美籍華人,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共青團中央首位"青少年網絡文明愛心大使"。1964年考入華中師大英語系,1968年畢業后,在湖北省紅安縣一中任教10年。文革后,考入母校著名史學家章開沅教授的首屆研究生,1981年畢業后留校任教。1984年,應邀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做訪問學者,作中美文化教育的比較研究,后定居紐約,長期從事素質教育研究與實踐。2002年退休回到故鄉武漢,應母校之邀,擔任華中師大特聘教授,積極倡導推展整體素質教育和道德重建,提出加強家庭、社會、學校和自我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踐行者。
2004年5月,陶宏開教授因主動幫助一位少女戒除網癮,從而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挽救上網成癮者行動"。
中央電視臺《當代教育》《新聞會客廳》《新聞調查》《面對面》等欄目,《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主流媒體先后作了專題報導,陶教授還與武漢、石家莊、廣州、長沙、北京、杭州、昆明、濟南、上海、內蒙古、西安、貴州、長春等城市主流媒體和有關部門聯手,先后在全國60余城市開展活動,作了500多場報告,面對面挽救了300多名上網成癮的未成年人,為近20萬名網癮少年及家長提供互動講座,培訓數千名志愿者,幫助建立當地的"家庭交流中心",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2004年11月30日 陶宏開曾就"挽救上網成癮者行動"作客新華網
家長代表:代鷗
家長代表代鷗簡歷:1957年1月出生于北京, 1974~1975年底北京沙河插隊,1976~1982年北京海淀鋼管廠 統計員,1998~2000年任技術科科長,2001年圓明園管理處,現已離休在家.2005年初,與多位家長共同發起組建北京家長交流中心.
北京家長交流中心是以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為目標,以為促進家長之間的互動、互幫、互學為宗旨.中心負責人代鷗說:“我們定期請專家與網癮孩子的家長進行座談,先后來中心求助的家長已經有70多人,其中很多孩子在專家、家長的幫助下已經徹底脫離網癮。”
家長代表語錄: “現在網癮問題已成為一社會問題,糾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出的問題是網絡中一些不良的東西對青少年的影響,如不良的網絡游戲、黃色網站等,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網絡游戲商和網站要勇于擔負社會責任,不能惟利是圖,用一些色情、暴力、賭博等不良的內容來吸引,甚至引誘我們的孩子。中國的學校教育比較注重文化學習,對學生思想品質和德育的教育重視的不夠。學校在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做一個能明辨是非的人,做一個能正確面對挫折的人,做一個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人。要多開展一些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開闊視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和引導孩子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用理解去和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同時,我們要多學習網絡知識,理解孩子在網絡時代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選擇,引導孩子健康上網,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與孩子做個好朋友,平等對待,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關系。碰到自己的孩子沉迷網絡也不要灰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