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孩子們在巢湖岸邊玩耍。當日,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上李小學的一些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巢湖岸邊春游,盡情享受春天的樂趣。 新華社發
新華網蘭州4月19日專電(記者宋常青)“桃花開了,迎春花開了,小樹也發芽了,除了周末讓父母帶著去感受一下,我們更渴望學校組織的春游早點到來,讓我們去田野里感受春天的味道。”蘭州市靜寧路小學學生張淼淼認真地向記者描述自己對春游的渴望。
近年來,因為學生集體出游導致的群死群傷事件使部分學校已經完全放棄了春游的計劃。而不久前,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3000余名學生向學校聯名上書,要求學校組織春游,使春游的話題再次擺在了學校、家長和社會面前。
春游?有打算,可安全成本太高
記者在蘭州市教育局基教一處了解到,目前,從教育局掌握的情況看,市內的中小學校還尚未有報名組織學生春游的。該處處長謝守斌介紹,根據有關要求,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大型活動要由主管部門審批,但到12日,蘭州市教育局尚未接到有關請求。
記者從蘭州部分中小學了解到,很多學校從主觀上愿意組織孩子們春游、感受自然,對春游等集體活動對孩子成長的作用也十分清楚,但不愿意組織春游,安全問題是考慮的主要原因。
蘭州市靜寧路小學副校長于曉賢說:“現在孩子是大多數家庭的中心,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學校對家長、對主管部門和自身都難以交代。”
部分中小學負責人認為,現在學校組織春游時的管理難度同以往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是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強,對事物有著很強的興趣與主見。所以,在組織春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會滿足于在老師的組織下排著隊游覽、游戲。這樣,就會給負責組織的老師們管理上帶來很大的難度;二是近年來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多次出現安全問題,導致了家長和學校的糾紛,學校一方面不愿意學生出現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不愿意自己陷入麻煩之中。
安全之外的因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對安全因素的考慮之外,學校不樂于組織春游其實還有其他因素:
一是費用從哪里出。一些學校負責人表示,一費制實行后,學校沒有專門經費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活動。如果要向家長收費,則要擔“亂收費”的風險,且收費情況如何難以預計。
二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市區內人工綠化的草坪和綠化帶越來越多,但自然的草地、森林、小河卻離城市越來越遠,這一方面增加了學校組織活動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不安全的因素。
集體春游帶來的快樂不能取代
記者在蘭州市靜寧路小學、東郊小學、十四中等學校隨機采訪了十幾名中小學生,學生幾乎都想去春游。蘭大小學五年級學生黃亭軒說:“學校這幾年一直沒有組織我們春游。我們都特別想到大自然里去玩,教室里看不到春天的顏色。”
雖然有著對孩子集體春游時安全的擔心,但幾乎接受采訪的學生家長和專家都認為,孩子們的集體春游所帶來的快樂和社會交往上的一些鍛煉,是家庭出游所不能給予的。
蘭大小學學生家長黃劍華認為,對孩子們的過分愛護,實際上是不合理的。雖然春游會有安全隱患,但就此把春游取消,并不合適。他說:“在做好足夠的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家長和學校應當有讓孩子到自然里去的勇氣。”
不要有更多的因噎廢食
“管不好就干脆不組織,學校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因噎廢食,這也反映了中小學在學生管理理念上的欠缺,是一種畏懼心態,”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楊建國這樣評價目前春游的狀況。他認為,學校應當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安全系數,有效組織學生集體活動。
同時,接受采訪的部分專家和家長認為,部分學校在春游問題上走極端,折射的是學校管理的滯后和對問題的回避。蘭州市部分學校2005年為防止安全意外,禁止學生使用秋千等體育器械,也是這一理念的體現。
甘肅省社科院研究員于維民表示,安全是目前學校組織春游的一道“緊箍咒”,但如果學校能做到科學組織和管理,做好與學生、家長的高度溝通,安全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為保證出游安全,正籌備組織學生春游的蘭州市靜寧路小學,現在已經開始對老師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也在學生中開展了野外安全知識教育。元莉莉說:“增加帶隊教師數量、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安全意識,是春游之前必須做的工作。從往年的情況看,只要前期工作準備充分,安全問題還是能夠避免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