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20日 燕趙都市報
寫在前面的話: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如今在偌大個唐山市,當中小學生走出校園,幾乎找不到適合他們娛樂休閑的場所。在對唐山市不同類型的八所中小學的30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75%的中小學生反映唐山市可玩的地方不多。唐山專供青少年娛樂的場所究竟現狀如何,青少年們少得可憐的娛樂時間又是怎樣度過的,在哪里度過的,“關注青少年快樂程度系列報道
(三)”跟您一起探討。
本報記者齊雪芳隨著唐山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面積逐漸擴大,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也逐漸增加,然而專供青少年休閑的健康娛樂場所卻仍是少得可憐。唐山市3000名中小學生的問卷調查中,75%的中小學生反映唐山市可玩的地方不多。
問卷中,在回答“每天課外時間包括星期六、星期日)最喜歡去什么地方玩”時,在小花園、樓旁小操場(踢球)、小區健身公園、小賣部旁邊、樓旁土堆邊、家門口樓下、家附近的空地上(跳長繩)等排在第一位;去南湖公園、鳳凰山公園、大城山公園等排在第二位;去旱冰場、游泳館、理工學院等有運動場地的學校、單位打籃球、乒乓球排在第三位。
調查中問及“你參加過的什么課余活動讓你最開心、最難忘”時,有30%的中小學生回答“沒有”,而在他們回答的最開心、最難忘的課余活動當屬春游,玩砸魚、砸瓦、跳皮筋、踢毽子、過長繩、貼人、玩沙包、換物接力等簡單游戲竟排在小學生組的第二位,籃球比賽、乒乓球比賽、足球比賽排在了中學組的第二位。
青少年:期盼沒有大人“騷擾”的娛樂場所
“我們一放學回家就被家長封閉起來,不準我們玩。”一位小學生告訴記者,上學時學生們只能在體育課上玩一會,回家根本就沒有娛樂的時間,“我現在就希望在學校里上學,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過周末。上學時在課間十分鐘還可以玩一會,但是一到家媽媽就讓寫作業,周末還要上好幾個輔導班。偶爾有一會的休息時間也只能在自家的院子里玩一會。”
“我們學生課業壓力很重,我希望在玩的時間就應該痛痛快快地玩,沒有老師的控制,不受家長的局限,讓我們在自己的空間盡情釋放。”很多學生期盼著一個老師、家長不干涉,只允許孩子們進入,沒有大人騷擾的青少年樂園。
老師:課業壓力大學生不懂玩
“我從一年級就是這班的班主任,通過五年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們根本不會玩。”一位班主任告訴記者,現在的學生大不如以前的孩子們快樂,“我上學的時候玩丟沙包、跳皮筋都感覺玩得特別痛快,可現在的孩子想讓他們放松都不知道玩啥。”
現在的孩子課業壓力大,課業負擔重,玩對他們來說似乎都是一種奢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放松就怎么放松,在以分數論英雄的大環境下是沒法實現的。
青少年宮:娛樂場所缺失孩子健康成長成問題
據多年從事學生工作的青少年宮主任何波介紹,目前唐山市有700多萬人口,僅市區人口就有近200萬。市區現有四個公園,四個公園中,南湖公園、鳳凰山公園有可供青少年玩的劃船、游樂等項目,大城山的動物園也很吸引人,但它們的收費不菲,中小學生不能常去;舞廳、網吧青少年不能去;電影院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電影不多;健身公園設施大多是提供給老年人活動筋骨的;體育場一個對外開放的足球場和一個張球臺的乒乓球館;市區只建有圖書館、一個科技館、一個青少年而青少年宮只是一個1985年國入部分資金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全場所,目前它面向中小學生開只有一個經歷了20年風雨的室泳場和部分特長培訓項目。
何主任說,目前唐山市市內南、路北兩區中小學生就有7人,而唐山市的未成年人活動場現狀,與廣大中小學生對課外活課外生活的需求相比,只是杯薪。沒地方可去,沒地方可玩,有方又缺少針對廣大未成年人的設施,這種現狀難使未成年人德全面發展,難以做到使他們快樂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