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滿兩個月的女嬰“小花”在出生第一天,就被年僅19歲的媽媽遺棄在解放軍463醫院。在多方的努力下,“小花”被送往市兒童福利院。4月25日,記者同解放軍463醫院的醫生一起,前往福利院探望小花。如今她在福利院阿姨的照顧下健康地成長著,但從出生起,她就沒有見過親生媽媽……
解放軍463醫院婦產科的劉亞濱主任告訴記者,目前,青少年性成熟年齡一般為十二三歲,性成熟的提前,使婚前發生性行為的比例也在不斷提升。同時還包括一些性傷害事件不斷出現,使得少女意外懷孕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她們有的選擇通過非正規渠道做人工流產,有的在孩子生下后遺棄。意外懷孕對少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案例一:年輕母親產子遺棄
今年3月9日凌晨,一名已臨產的19歲女子在男友的陪同下來到解放軍463醫院,順利生下了一個3020克重的女嬰,女嬰非常健康。當天這位19歲女孩稱要去廁所,把孩子托付給隔壁床的產婦后一去無回。在醫院和有關部門的聯合協助下,女嬰被送到沈陽市兒童福利院。案例二:“乖乖女”意外懷孕
曾經有一位母親帶著還在念高中的女兒到463醫院看病。這名女生出現大出血癥狀。經醫生檢查是因為意外懷孕,使用不恰當的藥物流產所造成的出血。女孩說和男友發生關系而意外懷孕,害怕家長知道而偷偷做了藥物流產。當孩子的母親知道這一事實后,完全無法接受。女兒在重點中學讀書,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平時非常聽話,母親做夢也沒有想到女兒竟然會意外懷孕。案例三:16歲女學生4次做人流
一個16歲女學生,與外公外婆同住。由于外公外婆對她管教不嚴,女學生結交了很多男性朋友。先后做了4次人流手術,在第5次懷孕時突然腹腔內出血,最終不得不切除子宮,雖保住了性命,但卻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
人工流產未成年人占三成
據了解,近些年,我國少女懷孕的發生率正在以每年6.8%的速度遞增,在每年100多萬例的人工流產總數中,未成年人占了三成。劉主任舉例說,僅解放軍463醫院,每天都要開展多例人流手術,尤其在暑期,有時一天要接受20多例人流手術。
劉主任說,由于缺乏正確的性知識和生殖健康知識,青少年在戀愛時感情沖動而發生意外妊娠的情況明顯增多,有的孩子因害怕社會歧視、家長責罵、同學嘲笑等,走進黑診所,對心理和生理都造成危害。
在劉主任曾經接觸的一些來醫院做人工流產的未成年人中,他們大多不知道起碼的避孕知識,在面對怎樣避孕,懷孕后怎樣處理的問題上,往往表現為束手無措,不懂得保護自己。
劉主任建議,社會各方面應利用各種渠道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告訴他們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一旦出現問題該怎么辦等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