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為人們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黃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虛幻的網絡世界里不能自拔。“文明網絡”活動從4月10日啟動以來,全國各大網站、大中小學紛紛展開行動,廣大網民積極參與,共同為構建健康清潔的文明網絡環境、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而身體力行。
互聯網有點雜草難免,但不能有毒草
一位網友在互聯網上留言說:“網上的一些糟粕文化就像魔鬼的利爪一樣不斷地向青少年伸來,侵蝕他們的靈魂。”據記者了解到,不健康的網絡內容正在悄悄地毒害著青少年。
“我懊惱,如果能夠早點認識到網絡游戲的真實本質,我就不會踏上犯罪的道路,更不會有25條生命的逝去。”這是來自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小芳對自己曾沉迷于網絡的懺悔,她是2002年北京市“藍極速”悲劇的策劃人之一。“我希望自己的親身經歷可以給同齡人警示,可以提起全社會對網絡的關注,能夠喚醒那些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的孩子們。
網絡游戲中的暴力和血腥正是挑逗人類主宰欲望的誘惑,黃色信息的蔓延正侵蝕著人類的本性,賭博、迷信等等的負面信息肆意傳播,這些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發育和成長產生過最嚴重的影響,最終把我們推向了犯罪的道路”。小芳的追悔發人深思。
“我總是受人欺負,只有網絡游戲能讓我找到尊嚴!”15歲的少管人員小劉曾因盜竊被收容教養1年6個月。他追悔自己迷戀網絡的經歷時痛不欲生:“我上小學4年級時成績優秀,5年級時接觸到網絡游戲‘傳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后來我又迷上了CS,游戲里那種見面就打的氣氛,那種你死我活的感覺讓我欲罷不能。有一次我上課時想到CS,老師問我問題我來了一句‘爆頭’(網絡游戲術語,指游戲人物頭部被擊中),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為了找錢上網,我騙父母、偷東西,各種辦法都想盡了。我不喜歡在現實生活中過的那種被人瞧不起的日子,因此想盡一切辦法上網。我13歲就從老家山東流浪到北京,做了很多壞事。”
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雙榆樹小學計算機室指導小同學上網
在社區公園散發《安全文明上網、自覺遠離網吧》倡議書。
海淀法院刑二庭副庭長尚秀云介紹說,近年來,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明顯上升,這與網絡游戲中大力宣揚槍殺、爆炸、色情等有很大關系。有個16歲的少年,將同學連砍3刀致死,問他時,他竟說:游戲中就是這樣的,砍死了一會兒還能站起來!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長金花介紹,今年2月,他們曾對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關押的500多名失足少年進行了調查,結果,有28.2%的失足少年經常去網吧上網聊天、玩游戲或瀏覽色情內容;因在網吧玩網絡游戲或瀏覽黃色網站而直接導致犯罪的占33.5%。
大興網絡文明之風,是網站義不容辭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自4月10日14家網站發出文明辦網倡議后,各大網站開展了緊張的清查工作。除刪除大量不健康的論壇和帖子外,相繼建立了審查、投訴、監督制度,嚴把內容關,確保網上內容文明健康。
千龍網對導向不對的內容進行徹底清除,對那些以性為趣,以刺激為手段吸引網民眼球的內容和圖片堅決予以刪除。新浪網投入310人進行清查,同時通過添加關鍵詞等方法,對評論、論壇、博客的文章留言等進行了更加嚴格的審查;要求版主對本板塊嚴格清理,盯緊跟貼,提高清查頻率。搜狐網制定了3個方面的處罰措施:分經濟處罰、行政處罰和資源處罰;所有處罰措施除處理責任人外,頻道主編、中心總監均連帶處罰。網頁上出現淫穢圖片的,最高罰款1000元。發姿勢具有挑逗性、誘惑性圖片最高罰300元;標題暴力血腥的最高罰200元。網易網采取24小時三班倒,每個頻道均有2至3人負責,對于可能會違規的版面,一律采用預審制度,避免違規、色情、暴力言論的出現。在對一些涉及到兩性、美女貼圖之類的版面,一律關閉。
北京40多家網絡媒體協會及協會各成員網站12日共同制定自律公約,為大興網絡文明之風,推進北京網絡媒體行業自我約束、自我規范,不斷提高網絡媒體的社會公信力,促進互聯網事業健康發展。
北京市網吧協會的秘書長劉寶華說,文明辦網、文明上網、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絡不良信息的侵害,網吧也承擔著社會責任。在西城區佟麟閣街的索思網吧,記者看到,網吧門口張貼著“給青少年朋友的一封公開信”,管理人員在網吧入口處,對想進入網吧的未成年人進行勸阻。
“對不起,你不能進去。”19日上午,在位于中關村中揚大廈地下一層的飛宇網吧吧臺,經理盧穎對兩名十三四歲的少年耐心地解釋說,“你們還在上學吧?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沒有滿18歲的未成年人不能進網吧。”兩名少年最終被說服,離開了網吧。“網吧服務系統上安裝著監控軟件,可以通過關鍵詞初步過濾一些色情、暴力內容。”除此之外,通過監控系統,如果發現網民在瀏覽色情網站,系統就自動會發布信息:“您正在瀏覽不良信息,請立即關閉網頁,否則系統將于兩分鐘之內關閉。”盧穎告訴記者,這種做法非常有效,通常網民都會自覺關閉網頁。
從我做起,還網絡一個潔凈的天空
4月13日下午,在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和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共同舉辦的文明上網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家長、學生、教師、網絡媒體從業者紛紛表示,大興網絡文明之風不僅是網絡業的任務,也是全社會特別是廣大網民的責任,只有文明上網與文明辦網形成互動,才能共創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