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其人
林藝,年過40,哈爾濱人,原是自由撰稿人,月收入3000元,做了近3年的網絡性家教,去年10月開通“中學生性家教手記”博客,做起全職“性教育講師”,被媒體稱為中國民間性家教第一人。他的性家教博客獲得了2005年中國博客大賽三等獎。
博客公告
“青春期是摔不起跟頭的。哪怕一丁點的偏差、一丁點的傷害,都可能會左右以后的人生。
而大量的事實都告訴我們:孩子們所發生的這一切,都不是不可以預知的,都不是不可以避免的,更不是不可以矯正的!
我們只要多一些關注,多一些溝通,只要在孩子最迷茫、最困惑、最無助的時候幫幫他們,一切都有可能逆轉!”———摘自林藝的博客
林藝,當他從一個撰稿人轉變成性家教后,使他忙碌的不只是每天幾小時的在網上回答問題,他還要忙于應付各種采訪———幾乎整個四月,他都在接受各地教育類電視臺的邀請。
因為,作為一個“另類”家教,他此時成了名人。
2003年夏
撰稿人到“性教師”的轉變
4月24日,正在山東接受采訪的林藝告訴記者,接觸性家教是一次偶然。
在做專職的性家教以前,林藝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林藝說,在2003年的時候,他大約每天上網2個小時左右,上網的主要任務是與文友及媒體的編輯、約稿人談稿子的事兒。
然而在這個夏天,一個小女孩兒頭像在他的QQ“陌生人”欄里熱烈地閃動起來……
這個“新好友”的第一句話把林藝嚇了一跳,她問林藝“你是成人嗎?”
女孩說自己是正在讀初中的學生,她向林藝“咨詢”了不少性和感情方面的事。林藝回憶說,當時自己感到很震驚。一是震驚于這個孩子對性方面事情的一無所知,更震驚于這個孩子為了解好奇的事物而選擇的渠道。
林藝說,網上的人魚龍混雜,這樣的咨詢渠道多少有些“冒險”。
從那個時候起,林藝開始關注起這個群體。
林藝告訴那個小網友自己是老師,“如果你的同學、你的好朋友們也有這方面的疑問,就讓他們在QQ上加我為好友吧。”
性家教QQ熱線就這樣成立了。
果然不久后,有些網名單純、提問幼稚的小網友們不約而同地向林藝提出加入好友的申請。林藝回憶:“他們提的問題非常基礎,多是最基本的性知識。”有的孩子對性的認識和理解甚至可以說是愚昧的。
林藝說,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特別應該去關注但又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事情。
2005年10月18日
開博客減少重復回答
林藝說,他可以解答性方面提問這個消息,最初是通過與他聊過的小孩子們之間互相溝通傳遞的。
但這種傳遞直接帶來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的年齡都差不多,認識水平也都大同小異”,林藝說,從他開始在網上解答未成年人的性困惑起,他每天上網的時間就從當初的每天2小時不停地延長,直到現在,每天需要在網上掛著五六個小時,但仍然無法滿足需要。
林藝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孩子的問題基本是相同的,林藝每天需要做的工作都是做大量的重復解答。
在2005年10月18日,林藝開了性家教博客,他告訴記者,開博客最大好處就是減少了重復解答,一些想提出同樣問題的孩子看完了性家教博客就得到答案了。
一份驚人的調查
近半未成年人有過性行為
林藝在自己的博客上作了一份調查,經過47天的網上匿名投票,得出的結論令人震驚:有近半數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發生過性行為!
林藝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被身邊的一些事情和媒體上的一些消息所觸動著。越來越多的關于未成年人性問題的報道見諸于報端。真的有報紙上宣揚得這么嚴重嗎?自從我做了網上“性家教”以后,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實際情況要比我們想像的嚴重得多!”
在談起性家教工作必要性的時候,林藝舉了個例子說,一個女孩兒在初三的時候與一位高中男生發生了性行為,這個女孩之后在QQ上對陌生人說,我再也不想上學去了,我想讓他帶我私奔,玩兒夠了,就一起去死……
林藝覺得,相關部門在中學生性教育這方面投入的力量有些薄弱,林藝說他能感受到很多中學生心中深深的性困惑和特定年齡階段的情感困惑———未成年學生這個群體有它的特征,處于對性好奇的年齡,他們的思維能力,包括他們的舉止自制力也非常弱,和大學生群體比起來,他們更需要關注。
然而,面對各種質疑之聲和生活上的清苦,林藝從沒想過放棄他現在的“事業”。不過他的理想與“事業”倒似乎有些“沖突”———“我希望向我咨詢的人越來越少,這樣才能證明中學生性教育跟上了,性教材完善了……”
對話林藝
我要與不健康性信息抗衡
-質疑之聲 是教育還是教唆?
記者:從性家教熱線到“性家教”博客,你聽到的贊成聲音多還是批評聲音多?
林藝:最初是反對意見多。比如我與咨詢這方面問題的未成年學生接觸多了后,就開始在一些網站上發性教育內容的帖子,但帖子常常被刪掉。
記者:這樣的網站認為你在教唆?
林藝:可能吧。當時也沒有以未成年人的性教育為主題的網站,所以我的帖子都是發在其他主題內。博客開通后不久,有人說這是在教唆。我就想聽聽網上的聲音,結果基本都是支持我的。人的思想、心態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如果絕大多數人說你做的是一件好事,那你做的一定是一件好事。
-有人誤解 成年人詢問性技巧
記者:對您的性家教事業,還有人提出其他的觀點嗎?
林藝:也有人質疑這是性教室。我已經作出了駁斥,是性家教,并非性教室。
記者:這兩者有什么區別?
林藝:有的成年人在知道了我的性家教熱線之后,以為這是性教室,向我詢問性技巧。
記者:您怎么解決這樣不合理的提問?
林藝:我會告訴他這里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性家教,不解答任何成人問題和性心理問題。
記者:有媒體報道您的學歷并不高,并且不具有醫學基礎。那么未成年的中學生提出的性困惑問題,您認為自己的解答夠專業嗎?
林藝:是的,不夠專業。我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還好很多未成年人提出的性困惑都是特別簡單基礎的問題,用常識性知識就可以解答。如果真的遇到了我無法解釋的專業性問題,我的原則是承認自己無法解釋,因為與未成年人對話要特別注意,不能用不準確的東西去誤導他們。同時我也會學習一些相關東西,以提高專業素質。
記者:您覺得您的性家教熱線和性家教博客目前來看,起到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林藝:與網絡上其他不健康、不科學的性信息相抗衡,讓懵懂的孩子不至于只受到這些不良性信息的影響。
-妻子態度:曾經罵過他變態
記者:我從其他媒體上注意到,在您最初開辟性家教熱線的時候,您的妻子曾強烈反對,還砸了您的電腦,是這樣嗎?
林藝:的確有過這樣的事。有一天晚上,我愛人偶然看到我在QQ上正與一個小初中生聊天,她就罵我變態,質問我,怎么跟小孩兒聊這些。我給她調出了我和那孩子的聊天記錄,她才明白我是在幫那個孩子。
記者:您的家人現在能夠理解和支持您的工作嗎?
林藝:我愛人雖然口頭上沒有說支持,但實際上是在行動上支持的。她總會主動承擔更多的家務,一些實際上應該我做的事情她也主動承擔了。為的是讓我騰出更多的時間忙活網上的事情。
-教育兒子:平時通過言談滲透
記者:你的孩子知道你在做的事情嗎?
林藝:我的兒子現在才上小學六年級,我現在做的工作他隱約知道一點兒,現在的小孩子很有意思,一些話說出來可能是無心的,但也能反映一些事情。
我兒子就曾跟我說起過,一個同學開玩笑管他叫“大哥”,他都不敢應聲。我問他為什么。我的兒子說,如果我答應了,萬一有人管班里的女孩兒叫“大嫂”呢,那多難受。
記者:如何對自己的兒子實施性教育?
林藝:去年有女生問我兒子“兩天見不到我,你不想我嗎”,兒子回家來問我這是什么意思,我說:“那是逗你玩。”然后告訴他,現在你們這么大還是對什么都不太曉得,受了一些社會影響,什么話都敢說,但說了也就是“玩”,沒什么特別的意思。對孩子的“性教育”,應該在平時通過言談向他們滲透。
-未來發展:性家教不會收費
記者:對于您和您的家庭來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以什么為主要收入?
林藝:我家住在一個小城鎮里,我做自由撰稿人的收入是很不錯的。現在因為致力于在性家教博客上發東西,基本已經沒有時間繼續投稿了。現在偶爾能發出的稿子也都是與未成年人性教育相關內容的。
記者:您的愛人在賺錢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林藝:她也沒什么工作,說來有趣,她去年還學人家養了兩口肥豬呢,不過也賠了。現在我們家的生活主要靠我以前賺的稿費。
記者:社會上的家教都收費,您有沒有考慮過以“性家教”作為職業?會不會從網上走到網下?
林藝:這怎么會成為職業,到任何時候這只能是件公益的事情。你收費,那些孩子還會找你解決問題嗎?他們的問題就解決不了了!網上免費的性教育是孩子們最能接受的,不僅僅是因為不花錢,還因為安全。
記者:您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目前自己的心態嗎?
林藝:正為無法應對越來越多的求助者而苦惱著、憤怒著……
記者:現實點說,又該怎么讓這個事業持續下去?
林藝:……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報記者 經淼 采寫并綜合部分東方網內容
相關新聞
大學生貼廣告當性家教
2005年7月21日,鄭州市桐淮小區西門口貼出一張大學生欲當性家教的廣告。貼廣告的是5名大學生,發起者是鄭州某高校的一名大三女生。說起當性家教的原因,這名女生表示:“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對性產生了神秘感,同時也有困惑,我們愿意幫助孩子了解性知識。”
此舉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有家長贊成并愿意雇她們做孩子的性家教。但也有人認為孩子在青春期碰到的性問題根本不是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問題會慢慢解決。據《東方今報》
專家聲音
性教育應首先從家庭開始
雪兒·海蒂(ShereHite)———上世紀90年代以撰寫《海蒂性學報告》(“女人篇”、“男人篇”、“情愛篇”)風靡的美國女性學家,去年年末,第一次以正式身份訪問中國。
對于性教育,她表示:“應首先從家庭中開始,對于父母來說,在孩子面前做一些諸如接吻、擁抱的舉動也是必要的……人們一直以來認為性是羞于啟齒的事,我才要在開放的空間里說這樣的事,因為如果不這樣,只會讓這種不說的情況在家庭里造成越來越難說的境地。”據《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