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11歲雙胞胎姐妹艱難求學 每月生活費不足50元
2006-04-29

11歲雙胞胎姐妹艱難求學每月生活費不足50元

臺州一對11歲的雙胞胎姐妹為了讀書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已有3個月時間了

11歲雙胞胎姐妹艱難求學每月生活費不足50元

姐妹倆放學路上與菜販討價還價,每天只買一元錢的青菜。本報記者 胡珊 攝


11歲雙胞胎姐妹艱難求學每月生活費不足50元

做飯時,姐姐淘米,妹妹洗菜。


11歲雙胞胎姐妹艱難求學每月生活費不足50元

圖為屋里沒有桌子,所有的陳設都很簡陋。
臺州一對11歲的雙胞胎姐妹為了讀書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已有3個月時間了,在這個本該庇護在父母翅膀下的年齡,她們卻過早離開了溫暖的懷抱,學會了本不該在這個年齡掌握的各種生活技巧,在異鄉艱難求學。為經濟所迫,兩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費尚不足50元,姐妹倆的懂事和生活、學習上艱辛刻苦讓人唏噓,更讓人心疼。

  3歲時就習慣了相互照應
 
 
  昨天放學后,出現在教師辦公室的郭巧燕和郭陳莉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略顯瘦弱,兩人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樸素的外套,微卷的長發,麥色的皮膚,唯一的區別在她們的眼睛:眼光靈動的姐姐郭巧燕自信大方,大眼睛的妹妹郭陳莉靦腆羞澀。

  坐在辦公室,姐姐郭巧燕侃侃而談:“爸爸媽媽是臺州人,長年累月奔波做早點生意。我和妹妹是父母在山西打工時出生的。生下我們后,媽媽為了打工養家糊口,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我們,3歲的時候,我倆就習慣了獨自在家相互照應。”

  姐妹倆5歲時,一家人從山西輾轉到了寧波。父母在聯豐、望春一帶經營早點攤,6歲時姐妹倆上學讀書,七八歲時她們已經學會了幫父母做事。

  曾經每天要洗七八十只碗

  郭巧燕告訴記者,父母在寧波時,她們每天5點起床,半個鐘頭梳洗好后,到父母的早點攤幫忙,端豆漿、拿油條,當個小服務員。下午放學后在學校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這段在學校做作業的時間也算是她們的娛樂時間,下午4點多回到家,繼續幫父母招呼晚餐的生意。直到晚上七八點,一家人才能坐下來吃晚餐。吃完飯,她們要將白天客人們用過的七八十只碗盤碟全部洗干凈,快10點,才跟隨父母結束勞累的一天,回家休息。

  前年母親又給她們添了一個弟弟,平時回家后她們又多了一項任務———照顧弟弟。由于常常洗碗,冬天刺骨的冷水會把小手凍得又紅又痛,等把所有的碗洗完,小手基本已經麻木,但因為心疼爸爸媽媽,懂事的她們從來不叫苦。

  爸媽去廣州謀生撇下她們

  今年春節,一家人回了一趟臺州老家。因為在寧波的早點生意不太好,姐妹倆的父母萌生了離開寧波去廣州打工的念頭。考慮到姐妹倆留在寧波或是臺州都沒人照顧,加上早餐生意確實需要人幫忙,母親勸兩姐妹“不如跟爸爸媽媽一起去廣州,先干一段時間活兒,等有機會了再去讀書”。聽到母親的話,姐妹倆咬著嘴唇,手指絞著衣角,眼淚直在眼眶打轉,但都沒吭聲。

  姐妹倆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幫父母干活她們很樂意,但要離開校園實在舍不得。她們在寧波待了6年,老師和同學都非常熟悉了。如果到廣州,換了一個環境,加上語言不通,功課進度不一,學習肯定要影響,如果回仙居讀書,家里與學校太遠不說,仙居的教學條件也比寧波差多了,連英語課也沒有開。姐妹倆打心眼里希望留在寧波讀書。

  在姐妹倆的堅持下,兩人最終沒有去廣州。今年開學前,母親將姐妹倆送到寧波,為她們在望春民工子弟學校報好了名,并給她們租了一套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買了些米面,留下幾百元錢,匆匆離開寧波,南下廣州打工。看著媽媽遠去的背影,姐妹倆心里萬分難過,但一想到以后自己要獨自面對生活,應該更堅強和成熟,姐妹倆硬生生地收住了快要涌出眼眶的淚水。

  刮風下雨夜相互抱著睡

  開學后,姐妹倆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除了努力學習外,她們得自己洗衣做飯,買菜,灌煤氣,打理好所有的生活瑣事。

  在每天與小販打交道中,姐妹倆學會了討價還價,知道附近哪個菜攤上的青菜比較好,哪里的大米雞蛋便宜。床單、被套、衣服兩人爭著洗,寧肯自己多累點,也要讓對方多休息一些。一人干活時,另一人就會陪在一邊聊天解悶。

  很多時候,兩個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聊起媽媽和弟弟的容貌,她們說,這是因為害怕時間會把媽媽和弟弟的容貌淡忘了。

  刮風下雨的晚上,如果感到害怕,姐妹倆就相互依偎,彼此安慰。

  燕燕告訴記者,前幾天刮大風的時候把她們嚇壞了,狂風打在屋頂上不停地沙沙響,漆黑寂靜的夜晚,姐妹倆陷入極大的恐懼之中。整晚,姐妹倆都抱在一起,互相安慰,直到沉沉睡去。

  每月基本生活費不到50元

  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姐妹倆生活節儉得讓人不敢相信。每天放學后,她們在放學路上帶回一元錢左右的青菜或者豆腐做晚餐,吃剩的就留到第二天,帶到學校作為當天的早餐和中餐。在媽媽離開后的日子里,姐妹倆幾乎沒有買過肉吃,她們將每個月的基本生活費控制在50元之內。

  上個星期,妹妹莉莉發高燒,燕燕陪著到醫院掛鹽水花掉了170多元。掛完鹽水后,媽媽當初留下的幾百元錢已所剩不多,捏著口袋里的錢,燕燕猶豫了,不知道該不該讓妹妹繼續留在醫院直到康復。考慮了一下,她買了一支體溫計,把尚未痊愈的妹妹接回家,自己照顧。幸運的是,在燕燕的悉心照顧下,莉莉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10平方米房子沒有書桌

  昨天,記者特地帶著一些衣服、食物走進了姐妹倆的租房,簡陋的租房里連一張學習用的書桌也沒有,只有1張木板搭成的床、3張凳子、房東提供的1個小衣柜和一臺8英寸黑白舊電視機,僅有的這臺電視機還是姐妹倆的語文老師汪智勇前不久送的。由于沒什么家具,10平方米的房子反倒顯得“寬敞”。

  買菜花了1.7元超出預算

  回家后,姐妹倆忙忙碌碌開始準備晚餐,一個洗菜,一個蒸飯,動作相當熟練。昨天買菜花了1.7元,之所以超出姐妹倆平時的預算,是因為里面多出了2個雞蛋(記者后來才得知這2個雞蛋是姐妹倆特意為留記者吃飯買的)。

  多走半小時買便宜雞蛋

  這2個雞蛋并非是燕燕在放學路上順路帶回來的,而是她多走了半個小時的路,特意到一家糧油店里買的。因為在學校路上1個蛋要賣5角,而在糧油店以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2個略小的雞蛋。晚餐是炒青菜和蒸蛋,燕燕預備的是4個人吃飯,怕蛋不夠,所以蒸蛋時,她往碗里舀進了大半瓢水。

  晚上5點,姐妹倆執意留記者吃飯。記者鼻子發酸,悄然離開。

  最大的心愿是能上大學

  雖然生活艱苦,可姐妹倆性格都比較樂觀。兩人最開心的事就是能留在寧波讀書,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上大學,所以她們學習異常刻苦。

  成績都是班上前5名

  汪老師告訴記者,老師們很少為她們的學習操心,她們的自覺性非常強,即使是在生病期間,也從不耽誤學習。上個星期莉莉生病時,她一節主課都沒有落下過,唯一沒上的一節體育課是因為身體實在吃不消才向老師請假。姐妹倆沒有一次落過家庭作業,沒有哪一門課程讓老師不滿意,沒有哪一天要老師督促過。全年級140人,她們的總成績保持在前15名,這次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已經批改出來,姐妹倆的成績又是班上前5名。

  學校將免費為她們提供食宿

  望春民工子弟小學的包美花校長說,這樣的孩子誰看了都會心疼,學校考慮過了,如果下學期姐妹倆還是獨自留在寧波讀書,學校將免費給她們提供住宿,并安排她們在學校食堂就餐,方便老師就近照顧她們,直到她們畢業。來源:東南商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