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母親不幸患白血病,為給母親治病,19歲的長壽青年劉洋放棄上大學的機會,進城送報掙錢為母治病。昨日(27日),劉洋告訴記者,“為了救我媽,我什么都不在乎。”
昨日,重慶江北觀音橋中興段351號,4平方米的小房間是劉洋父母臨時的家,家里除了一張床,滿屋的藥。
昨日一大早,劉洋送完150份報紙后,馬上趕回家。“媽媽剛做完血透,中午回來陪她吃飯。”衣服被汗水濕透的劉洋很高興,因為他已很久沒和母親一起吃飯了。
說起兒子,43歲的劉母江光蘭淚如雨下。今年夏天,劉洋本該讀大二了,但他卻連學校都沒去過,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的通知書一直放在江光蘭的枕頭下。“書以后可再讀,重要的是要治好媽媽的病。”劉洋安慰媽媽說。看著母子倆,44歲的父親劉朝明偷偷抹眼淚。
19歲的劉洋是長壽人,父母開小飯館,生活原本無憂無慮。長壽雙龍中學教師,劉洋的高中班主任欒靜稱,“升大學對劉洋來說不成問題。”就在劉洋為高考努力、為夢想沖刺時,噩夢悄然降臨。
劉洋母親因感冒引發胸膜炎,到醫院診治,結果發現,“媽媽是腎病晚期———尿毒癥,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每周做血透,很快就花光了劉家幾萬元積蓄。劉洋告訴父母:“我想打工,不讀書了。”在母親的以死相勸下,他才回校繼續學習。高考后,為給母親治病,劉一家每天奔波于重醫和長壽之間。期間,劉洋找了一份工作———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江北區站送報員。
2005年8月,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送來了錄取通知書。拿著通知書,劉洋看也沒看就交給了父親。“我不讀,媽媽治病需要錢。”面對懂事的兒子,劉父只能以淚洗面。
現在,劉父母住在江北發行站為他們租的小屋里。房小床窄,難以容下三人。為了讓母親好好休息,劉常加班,晚了就在發行站睡。一天深夜,劉父起床上廁所,看見兒子竟睡在門外西瓜攤上。抱著兒子,劉父忍不住老淚縱橫。“千萬不要讓媽知道,我一會兒就起床送報了。”劉洋叮囑父親。
得知此情后,發行站立即安排劉洋在站里值夜班。“這樣就可以在站里睡覺,每月還多100元收入。”為此,劉洋感激不盡。
說起上大學,劉洋告訴記者:“也許,人一生只有這一次機會,但為了救我媽,我什么都不在乎。”劉洋說,他只想“去學校看看,哪怕一眼也好。”
江北區發行站站長陳萍告訴記者,“劉洋是站里最勤奮的員工,什么事都搶著做。每次發了工資,他總是全部交給母親,自己一分也不留。他每天步行送報,從不叫苦,這樣的孩子沒上大學,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