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有點雜草難免,但不能有毒草
一位網友在互聯網上留言說:“網上的一些糟粕文化就像魔鬼的利爪一樣不斷地向青少年伸來,侵蝕他們的靈魂。”據記者了解到,不健康的網絡內容正在悄悄地毒害著青少年。
北京啟動“青少年網絡文明行動”嚴查網吧,
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雙榆樹小學計算機室指導小同學上網。
“我懊惱,如果能夠早點認識到網絡游戲的真實本質,我就不會踏上犯罪的道路,更不會有25條生命的逝去。”這是來自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小芳對自己曾沉迷于網絡的懺悔,她是2002年北京市“藍極速”悲劇的策劃人之一。“我希望自己的親身經歷可以給同齡人警示,可以提起全社會對網絡的關注,能夠喚醒那些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的孩子們。網絡游戲中的暴力和血腥正是挑逗人類主宰欲望的誘惑,黃色信息的蔓延正侵蝕著人類的本性,賭博、迷信等等的負面信息肆意傳播,這些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發育和成長產生過最嚴重的影響,最終把我們推向了犯罪的道路”。小芳的追悔發人深思。
“我總是受人欺負,只有網絡游戲能讓我找到尊嚴!”15歲的少管人員小劉曾因盜竊被收容教養1年6個月。他追悔自己迷戀網絡的經歷時痛不欲生:“我上小學4年級時成績優秀,5年級時接觸到網絡游戲‘傳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后來我又迷上了CS,游戲里那種見面就打的氣氛,那種你死我活的感覺讓我欲罷不能。有一次我上課時想到CS,老師問我問題我來了一句‘爆頭’(網絡游戲術語,指游戲人物頭部被擊中),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為了找錢上網,我騙父母、偷東西,各種辦法都想盡了。我不喜歡在現實生活中過的那種被人瞧不起的日子,因此想盡一切辦法上網。我13歲就從老家山東流浪到北京,做了很多壞事。”
2004年3月20日,北京雙榆樹中心小學的一名學生
在社區公園散發《安全文明上網、自覺遠離網吧》倡議書。
海淀法院刑二庭副庭長尚秀云介紹說,近年來,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明顯上升,這與網絡游戲中大力宣揚槍殺、爆炸、色情等有很大關系。有個16歲的少年,將同學連砍3刀致死,問他時,他竟說:游戲中就是這樣的,砍死了一會兒還能站起來!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長金花介紹,今年2月,他們曾對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關押的500多名失足少年進行了調查,結果,有28.2%的失足少年經常去網吧上網聊天、玩游戲或瀏覽色情內容;因在網吧玩網絡游戲或瀏覽黃色網站而直接導致犯罪的占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