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打瞌睡孰之過?近來這個話題在某師范大學的BBS上引起了廣泛討論。由此發起的調查更是引出兩大爭議焦點,七成學生認為上課打瞌睡與任課老師有關,而教師則認為學生打瞌睡是對老師不尊重的表現。
話題的起因是該師大所有女教師在“五一”節前收到了一份由校婦女聯合會發出的名為“綠葉行動”的倡議書。
其主要內容是三條非常普通的要求:衣著端莊、準時上課、勸阻上課瞌睡的學生。而自從5月2日一篇“漫談‘學生上課打瞌睡’現象”的文章出現在BBS上后,長假期間,有299個回復帖,共505人參與打瞌睡原因投票。而教師有無權利阻止學生打瞌睡成為爭議的首個焦點。
不少大學生認為,打瞌睡是自己的權利,而且沒有影響到他人,即使最后成績被當,也是自己的責任,與老師無關。如網名為samrocky的大學生認為“上課打瞌睡比上課講話好,至少不影響老師教學和其他同學聽課”。
由此引出的第二個爭論焦點為上課打瞌睡是老師還是學生的過錯。記者發現,在打瞌睡原因的投票當中,排名前幾位的是:“課業負擔重”、“教學內容欠佳”、“不喜歡那門課”、“不喜歡那個老師的風格”、“教學方式欠佳”,所占比例分別為:16.32%、15.48%、15.29%、13.35%、10.19%。每項都與任課老師有關。而“缺乏鍛煉缺氧”、“打小就是瞌睡蟲”、“深夜上網”、“營養不良”、“打工”、“擠時間戀愛”等打瞌睡的主觀原因則很少選擇,分別只占到5.87%、5.03%、3.09%、2.58%、1.8%、1.22%。
這個投票結果引起教師網友的不平。網友“潛射導彈”說:“只要是缺乏師生互動、滿堂灌的課堂上,這種現象(打瞌睡)根本無法根除。”而“魚頭煲”網友便反駁說:“但是我也發現有的老師的課講得真不錯,也是熱烈討論的。竟也有一些人默默瞌睡,這又如何解釋?”
對此,上師大化學系教授吳雅琴老師指出,課堂上的尊重應該是雙向的,學生上課打瞌睡是對教師的不尊重。現在老師的聯系方式都公布給學生,如果是老師教得不好,學生可以在課內外反映,但不應該用打瞌睡的方式來“抵抗”。此外,有些課程安排在下午,學生完全可以利用中午時間進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