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早,永登縣武勝驛鎮霍家灣村校里,來了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小伙子名叫任國山,今年20歲。他將9個月的工資買成物品全部捐贈給了母校。9個月前,本該考上大學的他,卻因為家庭貧寒,不得不放棄學業。如今,他將積攢的工資全部拿出來,為母校添置物品。任國山說,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學校的條件好起來,讓娃娃們都能好好讀書。 優秀學生放棄考大學 2005年6月份,與其他緊張備考的學生一樣,任國山也在無數次地憧憬著屬于自己的大學夢。最后一次的摸底考試,他考了580多分。“再努力一點,我完全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雖然事隔9個月,但只要提起當時的情景,任國山還是滿臉地自信。 隨著高考的臨近,任國山除了緊張的心情外,還有一件令他極為苦惱的事情。“上大學或不上大學。”這個問題時常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父母都在務農,姐姐還要出嫁,貧寒的家里實在湊不出一點上大學的學費。“雖然父母從沒說過什么,但我知道,他們一直在為我的學費發愁。”任國山眼含著淚水告訴記者,從小到大,他在班里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在學習上從沒讓父母操過心,可這一次,提到上大學,父母卻在短短一個月里,蒼老了許多。“誰不巴望著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考上名牌大學?”任國山知道父母有苦難言,于是,在高考那一天,他偷偷地做出了一個決定——只考了二門課程,然后告訴父母,這次高考失利了。隨后,他就再沒參加考試。 任國山告訴記者,只有這樣做才能讓父母和自己死心。對于這次的決定,他從來都沒有后悔過。“以后賺到錢了,我一有機會肯定還是要回校園的。”任國山說,沒錢上大學只能說明他沒有遇到合適的時間,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要放棄學業的。 9個月工資捐贈母校 就這樣,當同學們都開始盼望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任國山開始到處找工作,用另一種方式來安慰眼中充滿期待的父母。但幾次找工作,他總是碰壁,最后,他認識了永登縣中藥材種植協會會長杜哲民,與他開始一起種藥材。“那是8月份,我終于有工作了。”任國山告訴記者,除了感激杜社長外,他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因為是杜社長讓他看到了希望。 幾天前,在去中藥材種植協會的途中,任國山路過了母校。當時,很多小學生正在玩土,手上、臉蛋上布滿了泥垢。任國山說,看到那一幕時,要比他放棄上大學還要難受。“校園的地面要是用水泥打了那該多好呀!”想到這里任國山忙跑回家和家人商量。他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9個月的工資,在家人的幫助下,給學校買來了10噸水泥及一套家庭影院(總價值5000元),供學校文體娛樂活動使用。 6月4日這天,武勝驛鎮霍家灣村校里,熱鬧非凡,小學生的鞭炮聲、掌聲連成一片,學生家長們和四鄰八舍的鄉親們也來觀看這剛剛出頭的青年任國山。在捐贈儀式上鎮黨委副書記、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孫國亮這樣說:“他為了家鄉的發展,走在了人們的前面,有錢不忘家鄉,為家鄉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們要向他學習。”同時,學校還聘用任國山為課外輔導員。 “我只是做了這么點小事,我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學習,共同建設我們的家鄉。”在捐贈儀式上,所有人無不被任國山這樸實地話所感染。 永登縣中藥材種植協會會長杜哲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時聽到小任的舉動后,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又聽說了他的事情后,除了意外更多的則是感動了。”杜會長說,任國山能為自己的家鄉教育,拿出所有的積蓄購置物品,令他深深地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