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廣州幼兒園報名家長捐資像斗富
2006-06-13
廣州2006年幼兒園報名結束 為入名園家長勒緊褲帶斗“富”

  “自愿捐資助學費”成名園錄取標準

  專題策劃 吳斌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祝勇 實習生 吳瑕 專題攝影 時報記者 周濤

  為期三天的廣州2006年幼兒園招生報名工作昨日結束,記者走訪發現,一些知名公辦幼兒園備受青睞,50個學位竟迎來數百人報名,由于進幼兒園不要考試,家長捐資助學費越高,孩子入“名園”的把握越大。

  沒錢又沒權的家長感嘆:“干脆通過考試進幼兒園,反倒公平些!過去說上不起大學,現在要說上不起幼兒園了。”

  截至昨天下午,市內多數公辦幼兒園的報名人數已遠遠超出原定的招生計劃。

   就近入托照樣要交費

  由于幼兒園不屬于義務教育,因此不存在按地段招生,其報名按就近入托的原則,家長可根據需要自主選擇,跨區入托則需交自愿捐資助學費。但在實際操作上,記者住在有名的公辦幼兒園附近,普通市民小孩上幼兒園照樣要交“自愿捐資助學費”,記者在東方紅幼兒園就碰到了一位無奈的就近入托家長。一些知情人士和家長透露,有關系的人,哪怕是跨區入托名園,也不需要交納這筆費用。

  資料顯示,目前廣州全市幼兒園大部分已經社會化,公辦幼兒園較少。截至2005年,全市共有幼兒園1513所,其中,省一級幼兒園56所、市一級幼兒園91所。越秀區有幼兒園130多所,只有14所是公辦幼兒園;海珠區約有300所幼兒園,只有11所是公辦的。

  2004年始廣州市實行新規定,放寬對民辦教育收費的管理,目前,公辦幼兒園收費由物價部門明碼標價,而廣州民辦幼兒園收費則是實行“備案制”,收費的項目和標準都由學校通過成本核算自主決定。

  捐資助學與學位掛了鉤

  由于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不統一,辦學信任度有待提高,家長們大多首選公辦幼兒園尤其名園。記者從天河區某附屬幼兒園招生辦了解到,該園今年小班的招生計劃是50人,而到昨天下午為止已有近200人報名,該園報名并不存在先到先得的問題。這位老師解釋說,由于是公辦,首先要滿足本系統職工子女的入讀需要,其次考慮幼兒園所在小區的居民子女,最后再按“就近入學”的原則錄取學生。此外,幼兒園還會根據男女比例來確定最后的人選。

  越秀區東方紅幼兒園今年招收100人,三天以來報名者已達160多人,中山六路幼兒園、水均崗幼兒園等多所公辦幼兒園均表示,截至昨天下午為止,已經報名的學生人數是計劃招生的二至三倍。根據有關規定,幼兒園雖不屬于義務教育范疇,但要堅持自愿捐資助學不與學位掛鉤的原則。但昨日記者以家長身份在市內幾家名園“報名咨詢”發現,家長“自愿捐資助學費”高低,已成為孩子能否入園的重要參考條件。

  昨日,記者以家長身份致電越秀區某試驗幼兒園,該園負責招生的老師介紹,他們嚴格按照市物價部門的規定來收費的,保教費為270元/月,伙食費為7元/天。至于捐資助學費,這位老師介紹:“歡迎社會各界的捐資助學活動,沒有具體數額要求,隨家長自愿。”當記者提出,如果不交自愿捐資助學費,會不會影響孩子錄取?這名老師充滿暗示地反問:“兩個學生報名,一個交了這筆錢,一個沒交,如果是你會錄取誰呢?”

  對話園長

    家長捐得多,孩子入園把握大

  在越秀區某知名省一級幼兒園,記者以家長身份進入,與一名副園長展開面對面對話:

  信息時報:我在海珠區,聽說你們幼兒園很好,專門過來想送小孩來你們園入托,可以么?

  副園長:無論住哪個區,只要是廣州戶口就行,或者在廣州有固定親戚也可以,反正都要按標準交捐資助學費,就算是住在我們園附近的也要交,因為學位有限,報名的人太多了。我們的捐資助學費都有具體標準,日托的3年2萬多,全托的3年3萬元。

  信息時報:現在多少人報名了,你們今年招多少人?

  副園長:今年我們招100人,分成4個班,目前已經報名了150多人,還在有人繼續來咨詢報名。

  信息時報:孩子入托要不要通過考試來選?

  副園長:不用考試,但要把孩子帶過來,讓老師當面和他談談,我們不叫面試叫“談話”,看看孩子的反應、性格等基本情況。是否錄取兩天內有結果。一般都沒問題。

  信息時報:報名人數遠超招生數,又不要考試,那你們根據什么標準來選學生?

  副園長:主要是和孩子談話。當然,家長捐資助學費也是參考重要條件,如果捐資助學費高,園方當然歡迎。

  信息時報:那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家長交的捐資助學費多些,孩子入你校的把握會大些?聽說有家長花了8萬元送孩子在你園入托,有沒有這么高啊?

  副園長(笑):這個不好說,但家長捐資助學費交得多,孩子入托的把握會大些,我們當然不會拒絕家長多交捐資助學費啦。有沒有8萬元我不知道,但有的家長確實愿意多交。我們在建一棟新教學樓,就有家長主動多捐資助學幾萬元,反正花錢改善校園環境,也是讓自己孩子在這里舒服些,有條件的家長會這樣做。

   家長 干脆讓孩子考幼兒園

  采訪中,多家公辦幼兒園負責人強調,捐資助學費全都上繳政府財政部門,幼兒園要錢用,還要專門打報告向財政部門審批。

  但一些家長并不這么看。昨日,記者在越秀區某知名幼兒園采訪時,幾名來咨詢的家長無奈地表示,如今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比上小學、上高中還高,感覺有點畸形,幼兒園收這么多錢,雖說上繳財政,但審批后錢是怎么花的,沒給家長一個交代,糊涂賬讓人懷疑。

  家長黃先生說,公辦幼兒園本來就是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投入建的,如今發展起來了,卻又高價招生,這太不公平了;過去收贊助費,現在改個名字叫“自愿捐資助學”,換湯不換藥,可哪個家長敢不交呢?

  “捐資助學費名義上說一萬,其實還不止呢!”一位家長向記者透露,有的富家長,不惜重金找關系進名園,反正捐資助學費“越多越好”,普通市民家庭有苦說不出。

  “干脆幼兒園入學也考試來選擇,這樣反倒公平些!”有家長感嘆說,過去說上不起大學,現在要說上不起幼兒園了。

  教育部門 以“自愿”“不與學位掛鉤”為原則

  廣州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其實很多公辦幼兒園本身有招生任務,以自身招生任務為主,對外招收的才收捐資助學費,這樣的生源并不多,比如市一幼是政府辦的,招生學位有限,連市政府家屬子女都沒辦法滿足,只能按照一個局一兩個名額來分布,哪有多余名額對外招收?因此一些知名幼兒園招收100多人,里面有多少是招生任務名額,多少是捐資助學費,還有待具體區分。

  該人士稱,如今一些條件好的家長追求優質教育,從起跑線開始競爭,可以理解;但從教育部門角度來說,主張均衡發展,目前學前教育這一塊,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很多民辦幼兒園辦得也不錯,家長們可以多咨詢了解。

  捐資助學費并沒有硬性規定要收取,以“自愿”、“不與學位掛鉤”為原則,目前是由各區財政管理分配,各區做法不一。但有明確規定,捐資助學費不能用作改善學校老師福利,而要用于學校發展建設方面。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