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還有人再加嗎?還有人愿意獻點愛心嗎?32萬第一次、32萬第二次、32萬第三次……”伴隨著競拍者此起彼伏的舉牌和拍賣師連珠炮般的叫賣聲,“啪”!2006年1月10日晚,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內,由姚明簽名的第一只愛心籃球以32萬元的價格拍賣。
隨后,25位貧困女大學生共同創作的作品《太陽的女兒》拍出5萬元……
助學老人白芳禮生前用過的三輪車一年的展示權拍出5萬元……
當天,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央電視臺等單位發起的扶貧中國行慈善之夜在此間舉行。慈善之夜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發起的扶貧中國行大型公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旨是“舉辦互動與感動的慈善聚會,搭建先富人群的愛心平臺,體驗助人助己的生命價值,培育關愛和諧的公民社會”。因為愛心,整個晚會不時涌動起一次次的高潮。最終,由社會各界捐贈的11件愛心寶物在晚會上全部成交,拍賣總價高達175.4萬元。
晚會現場感染了每一個人。每一次的競拍成交都帶來一陣歡呼,每一個貧困者的講述都讓與會者動容。
“我的女兒叫健平,就是希望所有的好人都健康平安。”因為缺錢,5年前在家分娩遭遇難產的云南省玉龍縣婦女和麗秀,由于“母嬰平安120行動項目”捐助的400元錢使得母女保全。
“只是因為400元錢,我們母女的生命曾經面臨著死亡。可是因為你們的愛心,現在我的孩子都快5歲了,為了來感謝北京的好心人,我們娘倆這次是第一次走出玉龍雪山、第一次走出麗江、第一次走進北京。”和麗秀抱著自己的女兒淚流滿面。
“我最大的心愿是能夠見到捐助我的好心人。”去年8月,一場大雨讓遼寧撫順的王大姐一家頓時陷入了困境。“但是災后我第一時間就受到了救助。”為了尋找自己的恩人,王大姐在到人民大會堂的時候,還特意隨身帶來了當時受捐的3件衣物。
一面褪了色的小紅旗、銹跡斑斑的車身……白芳禮老人的三輪車推進了人民大會堂的舞臺上。作為晚會上最重要的一件“慈善之寶”,白爺爺和三輪車的支教故事隨著晚會主持人朱軍的動情講述,人們再次被感動。
從73歲到90歲的18年間,老人靠蹬這輛三輪車積攢了35萬元人民幣,全部捐給了近300名貧困學生……動人的故事,讓每一雙眼睛都浸滿了淚水,當白芳禮老人的三輪車首次展示權的拍賣開始時,會場里舉起了一片號牌。“一萬、一萬一……兩萬、兩萬八……三萬、四萬三……”最后,山東大學以50000元的價格獲得了三輪車的首次展示權,在一年的時間里公開展示這輛車。
“白芳禮老人的精神難能可貴。我們會珍惜這樣的機會,傳播老人的愛,讓這樣的愛感動更多的人,這才能實現三輪車的價值。”山東大學學生處處長陳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