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殘奧融合藝術在桂林展演
更新時間:2007-9-6 來源:雕塑在線
2007年9月6日,在殘奧會倒計時一周年的日子里,天賦園創造藝術治療暨“融合藝術展演活動”新聞發布會于《時尚健康》雜志社新聞發布廳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嘉賓有永福縣政協主席劉永祥;創造藝術治療國際會主席伏羲玉蘭;香港人類自然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傅景華;北京市朝陽區殘聯副理事長楊泰峰,冰心獎評獎委員會副主席韓旭國際會副主席、天賦園理事長、融合藝術創始人王春紅女士;瑪斯特比當代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黃巖;中國藝術家協會秘書長肖延;著名音樂治療師孔太;及這回參加本屆融合藝術的藝術家鼓三、也夫、朱巖、十敬,等。
天賦園“融合藝術展演活動”將于2007年10月13日-19日在廣西桂林永福縣舉行。此次活動已被納入到永福縣“2007創造藝術治療•藝術與自然健康國際研討會”之中,將成為該研討會的特殊亮點。
融合藝術,是指普通人和特殊人群,綜合使用不同的藝術手段和科技手段,進行創作的藝術。它可以闡述創造過程本身,也可以是一種調理形式的代名詞。其“創造過程”有極強的展示效果。有點像即興創作,但是目標更明確,主題更突出。參與者一定要照顧到內心的感受過程。因為,參與者面對的不是普通的人群,而是不在一種溝通平面的兩群人、兩種人,甚至三種人,大家都在最原初的生命狀態中,體會身心中原初能量的聚集+整合+和發揮。并將這種能量,轉化成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撐的能量;拋棄各種偏見與執著,達到內心的平和。
這些特殊的人群,他們擁有對世界特殊的表達方式,擁有自我的一種“語言”,盡管這種“語言”使得他們與社會的正常溝通上發生困難,但他們的內心卻更加貼近自然、貼近本真的自我。“融合藝術”通過舞蹈、音樂、書畫、雕塑、行為等創造藝術的形式,不僅讓智障人士的天性和智慧得到極大釋放,也感染那些普通人群,解放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被復雜現實所遮蔽或壓抑的天性和創造力。也只有這種特別的生命現象才能讓我們“融和藝術”更有存在的意義。因為,這種活動的確是一種挑戰,挑戰表達內心的能力,挑戰不同語言人群的交流能力。
融合藝術也是智慧與寬容的試金石。通過不同人群之間共同進行藝術創作、藝術體驗,不僅讓特殊人群融入到普通人群中,也讓普通人群以更加理解、寬容、平常的心態來面對他們。它能夠讓人們的精神世界變得純凈,讓人們的智慧得到提升。
本次融合藝術展演活動中,當代知名藝術家舒勇、黃巖、朱巖、也夫、黃銳、鼓三等將與天賦藝術團的孩子們一起完成書畫、雕塑、行為、音樂等多種藝術,具體展演內容包括:《舒勇-1013》、《黃巖-自然之聲》、《十敬個人畫展》、《朱巖-我看見的》、《也夫-此生為魚》、《黃銳與王春紅-觀/心跡》、《王春紅-婆娑》、《全國智美展獲獎作品展》、《鼓三、吳秋實、宋志華--鋼琴與鼓》、《孔太養生音樂會》、《邱鋒福壽書法展》、《永福彩調》。藝術家和特殊人群面對面,相互理解,并將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靈感,或躍然紙上,或婆娑舞動,或應和玄妙聲音,或自由造型,無不雕塑出心靈的動感,演繹著靈性的覺悟。
同時,還將有一批智障兒童的立體造型作品赴上海參加2007泛雕塑藝術展,與藝術家作品的同臺展示,昭示出一種平等的價值表達。
本次活動的發起方“天賦園”是為智障人群設立的專業藝術治療機構。目前,通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天賦園不僅建立了規范的治療體系,還非常積極地介入當代藝術界,為智障人士、藝術家和普通人群搭建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這些心靈因為藝術和內心的寬容走到了一起。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中,天賦園理事長王春紅女士宣布成立“天賦基金”,籌建中國第一個展示殘疾人藝術的天賦藝術中心,瑪斯特比當代藝術中心現場向天賦園捐贈了1萬人民幣。
生活在藝術中是幸福的,創造藝術治療需要全體人群參與,需要社會整體人群的人生價值觀和審美悟覺能力的提升。此次在桂林永福縣國際福壽節中舉行的融合藝術展演活動,不僅在更為廣泛的層面上進行融合藝術的傳播和創造,也是永福縣政府融通、發展、創造理念的切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