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于1989年3月,是專業從事扶貧工作的全國性非政府組織。
中國扶貧基金會以搭建社會貧富互動平臺,傳遞慈善愛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己任,以勵精圖治、求真務實的精神,致力于動員社會參與,創新扶貧方式,推動政府公益政策制定,促進公民社會發育,實現社會平等、公正和共同富裕。
中國扶貧基金會組織和實施了“扶貧中國行——走進千村萬戶,共建和諧社會”、“中國消除貧困獎評選表彰活動”等大型系列公益活動,以及“母嬰平安120項目”、“小額信貸項目”、“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緊急救援項目”、“天使工程”及綜合項目,動員眾多國際、國內組織、機構、企業、社會公眾捐贈善款與物資,幫助弱勢群體。
中國扶貧基金會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專職扶貧公益機構。
中國扶貧基金會高度重視隊伍建設和機構文化的涵養,提倡無私奉獻的志愿精神,強調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發揚艱苦奮斗的工作精神,奉行公開透明的財務制度,遵循嚴格自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的原則,其社會知名度、公信度日益提高,并享有國家特批的對基金會進行公益救濟性捐贈實行全額免稅的政策優惠。
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總部擁有80名員工。在全國擁有26個分支和下屬機構。
基金會的員工長期從事扶貧或非政府組織(NGO)與農村發展工作,他們的專業包括經濟、農業、金融、工商管理、社區發展等領域。
宗旨
扶持貧困社區和人口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并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和持續發展。
使命
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改善基本生產條件和基本社會服務水平,促進受援人脫貧與自立,強化基層管理與組織,減輕社會疾苦與不安,傳遞人類愛心與善心,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
目標
最好的產品設計;最大限度地瞄準窮人;推動窮人參與和制度創新。
信念
一切遵循人類良知和善心的指引。
像企業家一樣的經營謀略和高效管理,像科學家一樣的研究方法和學習理念,像工作狂一樣的職業追求和奮斗精神。
服務對象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服務對象是:
直接援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
直接援助貧困社區的公共設施和社區服務;
直接援助為貧困社區中的窮人提供技術性服務的專業人士和組織。
業務范圍
接受資金、物資捐贈及技術援助;
開展各種扶貧濟困活動,通過各種渠道募集扶貧資金和物資;
資助中國貧困社區進行必要的教育、衛生、環境和文化建設;
扶持貧困家庭和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其素質和能力提高;
促進中國貧困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及海外的聯系、交流與培訓;
為關心支持中國扶貧事業的組織、企業和個人的扶貧濟困公益活動提供咨詢、代管和服務;
按有關規定設立帳戶,獨立核算,對基金的募集和使用進行管理。
管理模式
內部管理
宗旨和目標確立——功能和機構設置——崗位描述和權責劃分——工作流程有序化——工作記錄和檔案建設——監測評價與激勵機制——全面合約管理。
項目管理
項目研究與策劃——工作流程與培訓教材制訂——瞄準受援人的機制建立——達成目標的管理機制形成——全過程記錄與管理——監測與矯正——評價與研究。
歷史
中國扶貧基金自1989年成立以來,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不辱使命,一直以關注疾苦、傳遞關愛、促進和諧為己任,已成為當前內地扶貧領域規模最大的公益組織,累計募集資金和物資近20億元人民幣,幫助400萬貧困群眾受益。
目前已逐漸形成以提升農戶自立能力和增加收入為目標的小額信貸扶貧項目,以降低貧困地區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為目標的母嬰平安120行動,以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為目標的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以救助水災災民為主要目標的緊急救援項目,以改善貧困地區醫療條件和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醫療成本,從而減少貧困人口治病開支的天使工程項目和以培訓就業、教育扶貧和國際合作扶貧為主的綜合項目等六個援助型品牌項目,以及以動員社會力量、推動全民扶貧、倡導貧富和諧為愿景的365天天扶貧宣傳項目等倡導型品牌項目。
承諾
► 讓受援人在項目參與中學習,并促進其自信、自尊、自強與自我發展;
► 盡最大努力鏟除援助過程中的腐敗,剔除多余動作與中間截流,直接將愛心傳遞給貧困人口;
► 有項目工作的原始記錄和檔案供人查閱,歡迎公眾、媒體和研究人員參與監督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