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公益轉向全民還原公益民間性
2011-01-05

公益轉向全民還原公益民間性

2010/12/07  來源:南方網

    2010全民公益論壇近日在廣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企業、公益組織、研究機構、媒體代表達成共識,認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正處在公益提速的轉折點上,全民公益而不是富人公益才是中國未來公益提速的方向。盡管目前這還只是一個理想,但已經起步。這種公益方向的轉變,無疑將支撐起中國社會轉型中的重要變革。

    全民公益首先指向一種身份的轉換。它試圖表明,不只是企業家富人才有投身公益的資格,相反,每一個平凡的個體都可以而且應該持續參與到社會公益中來。有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汶川地震以前,我國公益捐贈中的個人捐贈只占20%,企業捐贈占到80%。在汶川地震中,個人捐贈雖然首次達到50%,但之后又迅速回落,不超過30%。普通人的公益力量被嚴重低估乃至抑制,要靠大災大難才能帶動個人公益的熱情,這種狀況已經是現實的寫照。

    但與此相反,從1965年至2005年的40年間,美國每年有2000億至3000億美元的社會捐贈,其中有70%-80%來自個人,企業捐款從未超過10%。這充分說明,一個成熟的現代公益體系首先依靠的還是每個社會個體之間的守望相助。富人的公益參與盡管也非常重要,但依賴殺富濟貧式的社會動員與企業家慷慨捐助的英雄舉動,都無法撐起一個細水長流的現代公益體系。

    客觀地看,中國人樂善好施的文化傳統與人人可公益的現代公益理念之間,其實存在一種親近的關系。不過,這只是一種理論的認知。目前中國公益的參與主體要實現從企業向個人的轉變,最稀缺的并非民間公益慈善供給的意愿和能力,而是政府保護和培育這種民間公益慈善供給的政策空間。類似汶川地震中76%的捐款回到政府,這種公益流通的渠道與方式,都顯示出中國公益事業的現代化迫在眉睫。

    為什么要強調公益的民間自發性而不是政府主導?這是由現代社會的基本分工所決定的。政府是由民選而產生的公共治理機構,它是由稅收和財政體制支撐的公共力量,它負責解決的是所有法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問題。除此之外的空間,包括社會公益活動,都應該確保其充分的民間自發和自治屬性。如果政府越俎代庖主導公益活動,不但會抑制民間的熱情和創新,還會造成社會功能上的混亂。

    這是公益轉向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即通過政府放權逐步歸還公益的民間本色。這種民間主體性的回歸越是徹底,中國公益事業實現現代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實上,僅以一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考察公益,似乎當前中國公益的民間屬性依然可觀。但正如民政部慈善司原司長王振耀所言,有了民間慈善的源頭活水,還需要盛裝的水杯才能為人所用。如果來自民間的水只能裝在有限幾個官辦的水杯里,就達不到造福于大眾的目的。

    因此,現代公益體系的建立,就是要在糾正政府越位、缺位、錯位的基礎上,把公益的民間屬性完整地歸還給社會大眾。一方面通過現代的公益理念來喚起大眾的公益心,讓大眾在參與公益的過程中達至與社會的和諧共生,另一方面通過創造各種各樣的公益水杯(現代公益組織),使民間的公益互助真正能夠有效率、有效果。在健全的政府治理之外,現代公益的這種補位才能最大化地造福社會。

    就此而言,中國公益的這種歷史轉變,一要看政府改革的進度,二要看公益組織的作為。如果政府能秉持前瞻的理念,系統設計公益事業的法律政策環境,鼓勵和促進民間組織的發育,從細節上支持現代公益的構建,如果中國的公益組織能不懈追求自身的民間屬性,不斷吸納民間蘊藏的公益能量,在與政府的互動過程中更富韌性、更有策略,克服轉型中的種種困難和阻礙,則全民公益的明天定將可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