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民張正祥的滇池編年史:將其比作自己的母親
2011-03-01

《三聯生活周刊》農民張正祥的滇池編年史:將其比作自己的母親

發表時間:2011-2-25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楊璐
[導讀] 張正祥講起滇池的下意識動作是緊攥拳頭用力在空氣中向下砸,無形空氣代表著他口中所有破壞滇池的“壞人”。63歲的張正祥半生的經歷都與滇池的變化緊密相連。他舉報過幾十家采石、采礦場,反對改變滇池樣貌的地產開發和花卉大棚,還創造了自己的滇池保護理論。他對滇池的愛護也許偏執,他的治理理論還有待于科學的論證,關于他的爭議也需時日才有結論,但是他的呼吁奔走,的確讓滇池持續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滇池邊的寧靜生活

  觀音山當地的過年風俗是“臘月守尾、正月守頭”,年三十、初一只能待在自己家里,不能花錢,也不能與人有口角。張正祥告訴本刊記者,他自己相信科學,對這些習俗并不放在心上。他打破這些禁忌,整個春節都如往日一樣忙碌著。年三十,他包車前往尋甸縣清水海“巡查”那里的植被情況。“引清濟昆”工程是滇中調水工程的前奏,后者被認為是緩解昆明城市用水和治理滇池污染的根本措施。“今年底水就引到昆明了,可是清水海的周圍環境并不樂觀。我3年前去的時候,山頂上還有綠帽子,這次去除了湖東岸有樹木,其他大部分都光禿禿的。”張正祥說,他的心情很不好,回到家里后也沒過好年。因為心里的記掛,年初二他又去了一次,叮囑他在尋甸縣發展的線人要保護好樹林里的樹蛙。“樹蛙現在要好多錢,有人到樹林里大面積地捕,樹蛙每年吃許多蟲子呢,濫捕破壞生態平衡。”不出遠門的日子里,張正祥也沒閑著。他從標志性的褐色公文包里掏出一摞快遞存單給本刊記者看,發件單位寫的是“感動中國人物張正祥”,收件單位是國家環保局等部委。他說,過年這幾天他去昆明寫了新的調查報告,寄給了有關單位。

  闔家團聚的節日里陪伴張正祥的只有滇池。他常把滇池比作自己的母親,這并不是應景的煽情,他的生活確實與滇池密不可分。張正祥的童年生活很坎坷,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很長一段時間,他就一個人在滇池西岸的山里生活。“我在樹上搭了一個窩,不下雨的時候就住在樹上,下雨的時候就住在溶洞里,餓了就吃山里的果子。”張正祥說,十二三歲的時候他回到村里定居,沒有上過學,靠背毛主席語錄和唱革命歌曲識了字。雖然離開西山森林,張正祥依舊把滇池視為自己的衣食父母。“那時候還是掙工分,我的任務是在滇池里撈海糞。海糞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改良土質,也能喂豬。我就開始養豬。”張正祥告訴本刊記者,這是他生活條件改善的開始。他最多的時候養了10頭母豬,每頭母豬又帶小豬,放出來的時候能夠占滿一個大壩。“那個時代農民兜里沒有現金,如果交商品豬可以獎勵購物券,能用來買自行車、縫紉機,所以我的豬賣得很快,有時候豬還沒生下來社員就把錢送來了。”

  在張正祥的記憶里,1969年是滇池西岸平靜生活的第一次變化。


“那一年跟去年很像,大旱,為了準備第二年的圍湖造田,滇池還放了水,水位下降了兩三米,抽水機吊空1米多。”張正祥說,在那個“抓革命促生產”的時代里,如果6月份他們完成不了春耕任務是要挨批斗的。看著滇池里的水卻抽不上來,他急得在滇池岸邊直轉悠。“我害怕天不下雨,滇池的水干掉,轉到西山腳下看見有水從地里冒出來,我才明白天不下雨,滇池里也會有水,春耕有了希望。”他和社員買了4臺小水泵,一臺一臺接起來,從最低水位開始筑了4道壩引水上來灌溉。“我們隊在5月底完成了任務,還得到了抗旱救災的獎勵。”

 

  第二年昆明開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大規模的圍湖造田,“向滇池要田”,“掀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高潮”。根據云南大學教授、滇池保護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段昌群教授提供的資料,當時不僅很多內塘被排干塘水改為農田,大片的湖面也被圍墾。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圍出農田3.27萬畝,占去滇池水面21.8平方公里。段昌群告訴本刊記者,這個人為的湖泊填平作用加劇了滇池的老化和衰弱。對于如今掌握了許多環保知識的張正祥來說,這段傷害滇池的往事有些不堪回首。他告訴本刊記者,因為1969年大旱缺水的經歷,他不愿意參加這個勞動,報名去修了國防路。

  執著的“告狀大王”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張正祥的滇池生活發生了第二次變化。滇池西山蘊藏著豐富的磷礦、石灰巖、白云巖、石英砂等礦產資源。隨著城市發展,靠山吃山的村民們等來了把這些天然資源變成商品的機會。根據資料,西山風景區每年開采銷售的磷礦有1000萬噸左右,優質軟鋁耐火黏土礦10萬噸,各種優質巖石3000多立方米。挖一座山體遠遠超過種田和捕魚的經濟價值。碧雞鎮觀音山村村民向本刊記者回憶,采礦興隆的那些年里,路上永遠是塵土飛揚,因為不斷的碾壓,國防路變成了凹凸不平的土路。從小生活在山上的張正祥看到的是更為敏感的環境變化:青山大峽谷多股涌泉消失了,水庫水位下降,西山碧玉金線涌泉響水閘變成了啞水閘,白蓮寺的泉水變渾濁。與他更直接相關的是,他所在的富善村要賣的一座山是擋住風口的屏障,挖掉就破壞了“風水寶地”,并且運土的車輛在村里水庫壩埂行走時壓塌了一部分壩坡,還堵塞了右涵洞。

  其實1988年頒布的《滇池保護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滇池西岸的面山、風景名勝區取土、取沙、采石,還規定了水源涵養區的保護內容。可是直到1998年,張正祥以破壞土地和生態平衡為由舉報村里的石料場時,滇池西岸的采礦活動一點都沒有收斂。張正祥的策略是舉報與媒體曝光相結合。2001年11月,他提供的開山取土線索經過報道之后,當時的昆明市委書記楊建強做出批示:“請立即制止毀林開礦、取土的行為,保護西山自然景觀。”幾天之后,西山區封停了包括富善村青山石料場在內的12座磷礦、采石場,并決定西山區滇池沿岸不再批準采石、取土、開礦點和污染企業。

詳細內容請閱讀《三聯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轉寄朋友 留言編輯 收藏文章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